2月26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24年牡丹区市场交易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零售业交易额达300亿元!最近爆火的动画电影《哪吒2》已成为中国票房最高的电影,有专业机构统计牡丹区佳和城(2月10日)票房位居全国影院分账票房第一位,这是牡丹区商贸兴城战略取得硕果的缩影。
牡丹区始终保持“商贸兴城”的战略定力,坚持战略稳定性与策略灵活性有机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结合,接好“接力棒”、打好“接力赛”,不断创造“商贸兴城”新的辉煌,获评首批全国县域商业百强县(区)。
物流业成为发展新引擎
现代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
牡丹区把物流业作为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以交通运输重点项目夯基,以路网建设为载体,不断提升运输便捷能力,降低运输成本使物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建成了以山东济铁菏泽物流园、菏泽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邮政物流、申通物流等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体系,涵盖了集城市配送和专业市场于一体的多式联运综合商贸、产业集聚型物流供应链服务基地、多式联运货运枢纽节点和集约化物流信息中心、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进口棉花指定交割库、中国(菏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关键平台和全国第二大人发交易市场,获评山东省现代流通强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一个个鲜活数字,成为牡丹区物流促进商贸业发展成效的有力佐证——2024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6万家、达到17.37万家。“打造牡丹芍药新消费模式,推动传统产业适应市场新需求”入选山东省营商环境跨领域“揭榜挂帅”项目。菏泽保税港物流中心(B型)累计入驻企业314家,新增出口国家(地区)13个,全年通关金额突破10亿元、居全省第2位。全区实现进出口26亿元,到账外资6000万美元。
现代商贸打造美好生活
华灯初上,佳合广场格外亮眼。作为牡丹区重大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佳合广场自开业运营以来就是市中心城区的引流“先锋”。
近年来,牡丹区以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中心城区核心首位度为重点,着力优化城市空间规划布局,强化城市产业支撑,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文旅+教育”“文旅+农业”“文旅+体育”深度融合,文旅产业升级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提质增效。持续擦亮中国牡丹之都品牌,大力实施景区焕新行动。老城曹州异军突起,获评AAA级景区,入选山东省第二批试点智慧商圈、第三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牡丹区段黄河风景道入选国家典型。全区新增3A级旅游景区2个、三星级旅游民宿1家、三星级酒店1家,培育市级以上旅游新业态示范基地22处,“牡丹簪花”“熊猫花花”等IP火爆出圈。
坚持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牡丹路、中华路“一纵一横”楼宇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区现代服务业企业达到8343家,金融机构达到28家、居全市首位。202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
电子商务直达全球
2024年以来,牡丹区组织符合条件的商家企业参加云闪付、支付宝活动,发放了多波电子消费券,参与行业涉及零售、餐饮、油品、住宿等领域。消费券一经发出,很快就被市民领取完毕。截至目前,全区以旧换新销售数量19276件,补贴金额1157.21万元。
近年来,牡丹区把电子商务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商贸企业利用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鼓励零售商家主动迎合消费者需求,创新消费形式,提升消费市场人流量和居民消费热情。鼓励建设智慧商圈、智慧商场,构建“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新模式,不少传统企业及时调整方向,创新销售方式,通过“上云”找单、直播带货等方式,销售额得到了很大提升。持续推动电商产业加速发展,引进MCN机构23家,线上活跃店铺3.5万家。
未来,随着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牡丹区委书记尹茂林对此十分认同:“进入新时代,商贸流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e+贸易开辟了商贸全球通的新局面。”
商贸兴则城市兴。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商贸发展,为牡丹区全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记者 刘剑辉 通讯员 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