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5年02月26日
第A5版:文学副刊

母亲的桃花酿

□ 刘建峰

记忆深处,总有一抹芬芳,岁岁年年,如期而至。那是母亲亲手酿造的桃花酒。

春日清晨,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日光便迫不及待地穿透云层,轻柔地洒落在门前的桃树上。满树桃花,恰似被春光唤醒的精灵,在枝头欢笑着、摇曳着。母亲总会在这时早早起身,提着竹篮,步履轻盈地迈向这片烂漫的花海。她仰起头,目光温柔地扫过每一朵桃花。采摘时,她动作格外小心,指尖轻轻捏住花茎,缓缓用力,指甲贴着枝干,像是生怕惊扰了这些娇弱的花儿。就这样,一朵又一朵娇艳的桃花,轻轻落入她的掌心。不一会儿,竹篮里便盛满了粉嫩的花瓣。

回到家中,母亲便有条不紊地开启酿造桃花酒的工序。制作桃花酒,首先要挑选新鲜、完整且无病虫害的桃花,将其置于清水中,双手轻柔地拨弄着花瓣,清澈的水流温柔地洗去每一丝尘埃。洗净后,把桃花均匀地摊在洁白的纱布上,让微风自然地拂去多余的水分。

接着,母亲拿出透明的玻璃瓶,用热水仔细地烫洗,再倒扣着晾干。随后,便是一层桃花一层晶莹的冰糖,交替铺进瓶子里。最后,缓缓倒入50度左右的纯粮白酒。这个度数既能充分萃取桃花的香气与营养成分,又能在漫长的酿造过程中保持酒液的稳定性。酒液顺着瓶壁缓缓滑落,刹那间,馥郁的清香四溢开来,白酒与桃花的交融,恰似一场命中注定的美妙邂逅。

密封好瓶口后,母亲将瓶子轻轻放在客厅阴凉通风的角落。七七四十九天过去,酒液渐渐染上了浅粉色,色泽柔和而迷人。凑近瓶口轻嗅,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是桃花的芬芳与酒香相互交织,引人沉醉。这时,母亲偶尔会轻轻吟诵起唐寅的那句“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跟我讲起古人在桃花与酒相伴的时光里,那份洒脱与自在。

等待的时光里,母亲也会给我讲起她小时候的故事。她说,外婆在春天也会酿桃花酒,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那时的她,总是满心期待着春天,盼望着那一口甜蜜的桃花酒。如今,母亲把这份传承和爱延续了下来,让桃花酒的芬芳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醇厚。

桃花酒不仅口感独特,还具有诸多功效。它能活血化瘀,对于女性经期不畅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同时还能润肤养颜,让肌肤更加红润有光泽,是春日里不可多得的养生佳酿。

每当家庭聚会,那坛桃花酒总是餐桌上的焦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母亲小心翼翼地捧出桃花酒,为每个人斟上一杯。酒液在杯中轻轻晃动,泛着柔和的光泽。轻抿一口,最先触碰到味蕾的是恰到好处的甘甜,丝丝缕缕,萦绕舌尖。紧接着,绵柔的口感在口腔中蔓延开来,那是一种细腻而温和的触感,酒液轻轻滑过味蕾,不带一丝一毫的尖锐与冲劲。原本50度白酒的辛辣刺激早已在漫长时日的酿造中褪去了那份凛冽,只留下满满的醇厚与悠长。咽下之后,喉咙里还留着淡淡的花香,回甘悠长,让人忍不住再品一口。若是有远道而来的客人,母亲更会热情地拿出桃花酒招待。她微笑着为客人倒酒,耐心地讲述着桃花酒的酿造过程。客人们浅尝一口,纷纷对这独特的美味赞不绝口。母亲的脸上便会洋溢起自豪的笑容。

又是一年桃花开。母亲已年至八十,可她依旧闲不住。看着满树的桃花,她的眼中再次燃起了光彩。尽管脚步不再轻快,动作也略显迟缓,但酿桃花酒的工序,她依旧做得一丝不苟。在春日的暖阳下,她专注地挑选着桃花,就像过去的每一年一样。虽然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可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关怀,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