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5年02月26日
第A3版:时事新闻

鄄城:以质为擎 铸就“好品山东”新标杆

本报讯 (通讯员 陈倩) 近日,笔者走进菏泽中禾健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只见操作员正在全神贯注地关注着仪表,时不时地对各项数值进行调整,全自动生产线正连续不断地将大豆磷脂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这家深耕植物提取领域的企业,凭借“5G+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建设,产品良品率提升至99.8%,研发投入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

“我们每年将销售收入的6%以上用于技术攻关,现已获得23项国家专利。”企业负责人储亚稳的话语中透着自信。从实验室走出的纳米级微胶囊技术,不仅让产品打破国际垄断,更带动周边10万亩大豆种植基地实现订单农业转型。

这种“创新裂变”正在鄄城县多点开花。鲁西药业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省前三;华意化工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发的环保型增塑剂,产品性能达到欧盟标准。在“品牌+科技”双轮驱动下,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41.3%。

“我们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质量强县的核心工程,通过政策供给、技术赋能、梯度培育的组合拳,让每粒创新种子都能长成参天大树。”鄄城县市场监管局质量认证监督管理股股长王忠道出品牌崛起的深层逻辑。

2025年春天的“好品山东”申报推进会,见证着鄄城品牌建设的再升级。市场监管、文旅、农业农村等12个部门组建工作专班,针对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电商物流等特色产业,量身定制品牌提升方案。在陈王台遗址旁,鲁锦非遗工坊引入AI设计系统,让传统纹样走进时尚界;在黄河滩区,“鄄城西瓜”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带动5万农户增收,品牌价值评估突破15亿元。目前,全县已形成“3个省级高端品牌+6个‘好品山东’培育企业+N个特色品牌”的发展梯队,品牌经济对GDP贡献率提升至38%,勾勒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我们坚持以‘质量强县’战略为引领,通过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双轮驱动,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标杆。持续强化质量基因,以‘好品山东’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业态培育,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王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