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国家能源菏泽发电有限公司内,春潮涌动。车间里、园区内,氛围浓厚,干劲满满。各生产一线“激战正酣”,将滚滚电流源源不断地送往各行各业,输送到千家万户。截至2月20日,国家能源菏泽发电有限公司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065天,持续保持连续安全生产的长周期记录。
安全生产超过4000天,这不仅体现了“菏电”人对安全意识与安全能力的孜孜以求,更意味着更新的起点、更重的责任和更大的担当。该公司全面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全力守护菏泽的万家灯火。
下好安全“先手棋”
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该公司始终坚持依法合规,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行为,强化企业及各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公司建立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了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安全网,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阶段性总结分析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制定整改纠偏措施,树立安全生产“高压线”,明确安全生产“红线”,构建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依”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在今年1月份月度工作例会上强调:“我们要强化底线思维,一以贯之强化现场安全管控责任。各级人员要深入现场,靠前指挥,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现场一线,抓早抓小,抓实抓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
公司通过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组织对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及火灾防范开展专项排查整治,时刻谨记“现场、现在、现实”的管理要求,加强机组检修期间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加大现场检修监护和检查力度,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
此外,公司党委将党建引领融入安全生产的全过程,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安全警示月、事故警示教育等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安全理念融入每一个生产环节。
打好安全“深地基”
安全生产管理没有诀窍,就是要“想到、走到、看到、说到、做到”。该公司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监督“痕迹管理”,将管理关口前移,构建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依”的安全管理体系。
2024年10月3日,在二期供热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加热器安装文件包等检修记录悬挂在入口处,工作票、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等记录详细,施工人员正在有序进行设备单体调试。作为菏泽市主城区采暖的重要热源单位,公司从技术改造、设备维护等方面扎实做好供暖工作,奋力书写温暖答卷。“二期供热改造项目总投资8000余万元,将完成2台300MW燃煤机组供热改造,改造配套建设换热功率为840MW的热网首站及厂内管网。改造完成后,不仅能提高机组锅炉的清洁生产能力,还能为企业能源保供、提质增效、升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该公司设备维护部第一党支部书记介绍。
精织安全“防护网”
“今天,我们实地开展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活动,就是要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牢固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工作原则。安全生产需要切实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到每一个预防实际行动中。”2月5日,春节后开班第一天,公司立即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参加人员涵盖公司各部门和所有长、短期外委承包商,全方位抓好节后开工复产各项工作。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面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潜在危机和风险,我们必须从有效防范和有序处置各类应急突发事件入手,不断规范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及时做到风险防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该公司始终坚持“任何活动皆有风险,抓安全必须控风险”的安全管理理念,并以安全性评价和安全红线为抓手,坚持风险预警预控,吸取各类安全事故教训,大力开展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监管和设备的隐患排查工作。安全管理人员每天深入现场,检查“三票三制”的执行情况、危险点分析开展情况、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形成月度两票专项检查通报,对重复性发生的问题,严肃考核追责。
“我们每周都到现场去,查违章、查隐患、查责任落实、查制度执行,对发现的问题下发不符合项通知单,限期整改,形成闭环。”该公司安环部安监员说。
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该公司将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时刻高悬安全警钟,居安思危加强管理,未雨绸缪狠抓生产,齐抓共管打牢安全根基,全力以赴构建安全防护屏障。 记者 武霈 通讯员 刘建航 张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