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县园艺街道单庄村,侯松丽以三十年的执着坚守,成为婆婆身边的温暖守护人,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孝心之歌。
1993年,23岁的侯松丽与丈夫王勇步入婚姻。当时王勇不仅家境贫困,其母亲还患有精神障碍,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发病时状况频发,让侯松丽倍感压力,甚至一度动了离婚的念头,但心中的责任感还是让她留了下来。她说:“她生养了我的爱人,如果我一走了之,良心会受一辈子谴责的。”从此,侯松丽用瘦弱的肩膀毅然挑起了照料婆婆的重担。
三十年来,侯松丽对婆婆的照顾细致入微。面对精神状况时好时坏的婆婆,侯松丽从未抱怨,不离不弃,始终守望在老人身边。无论家务事再多,侯松丽也要依照老人的口味做饭,第一碗总是先给婆婆;她每天都为婆婆洗脸、梳头、洗脚,隔天就擦洗一遍身子;及时更换婆婆弄脏的衣服,勤换洗被褥,保证老人穿着和床铺整洁;婆婆犯病有时会大小便失禁,她从不嫌弃,每次都擦洗得干干净净;天冷了,她会提前打开电热毯,给婆婆的床铺供暖,直到老人躺下,才肯离开……在侯松丽的精心照料下,这些年来,婆婆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少,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全家人都很高兴。侯松丽说:“看到婆婆慢慢好转,我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三十年如一日,侯松丽用行动诠释了“孝”字的深刻含义。她的坚守不仅让婆婆的晚年生活幸福美满,也为子女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榜样。正如她常说的:“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好好孝敬老人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侯松丽先后荣获“山东好人”、菏泽市道德模范、“菏泽市孝贤之星”等荣誉称号。她的故事,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也让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通讯员 谢丽 记者 王富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