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5年02月12日
第A4版:人文菏泽

推 磨

推磨,是过去农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儿。那时,每家几乎都有台石磨。

一到阴天下雨,地里没法干活,庄稼人便趁机赶紧推磨磨面。在没用上电磨之前,北方吃粮食要用石磨把粮食磨成面。这个过程很费力,有牲口的用牲口拉,没牲口的用人推。为哄小孩子推磨,大人会凑这个时间讲故事,说笑话,引得孩子们笑个不停,故事还没听够一晌就过去了,吃饭时才觉得腿又痛又酸。

磨的结构很简单,两个圆圆的磨盘,上薄下厚,称“上扇”“下扇”。 磨盘周边有高出寸许的边儿,可避免磨物流出。磨盘一侧有缺口,叫磨嘴子。上扇构造略复杂,面上除凿有磨沟外,还刻有下粮道和磨眼。磨盘两侧正中凿有一个或两个圆孔,楔进木棍,称“磨把”或“磨拐子”。将上下磨对合,推起来,上盘便可转动。五谷杂粮就在上扇和下扇之间被磨成浆或粉,流到磨盘上,由磨嘴处流出,再收起来。

推磨既枯燥又劳累。以前,农家多数没表靠看天上三星来估摸时间。推磨不是一个人的活儿,有推的,有喂的,边推边喂。黑夜里,院内静悄悄的,只听到磨道里的脚步声和磨的摩擦声。石磨不停转动着,昏暗的油灯照着,月牙儿斜挂着,推磨全景映在墙上,有鼻有眼,棱角分明,皮影戏般活泼生动。黄澄澄的磨糊从磨中缓缓流出,不时发出清香味道。

大人们说,推磨时,要闭上眼数转数,便于熬时间和练耐磨性。你看那磨道里的驴子都是蒙着眼睛,一圈圈不紧不慢地走。而用石磨推出的粮食做成的饭黄澄澄松软软的,满口喷香,余味悠长。

石磨现在农村里很少见了。即便有,也都废置了。

文/孔伟建 图/王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