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5年01月15日
第A4版:人文菏泽

历史典故中的羊肉汤

单县羊肉汤参展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

单县牌坊文化广场的“羊肉汤鼎”

“山羊形象”的单县城市标志“世纪之光”

单县羊肉汤文化产业园一角

在我国,羊肉汤是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现象,伴随着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进程。而作为一种独有的桑梓文化情愫,在不计其数的地方名吃中,单县羊肉汤最具代表性。

追溯羊肉汤发展史,可谓“顶级美食”,其主要用于祭祀和皇宫御宴,西周时曾将羊肉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 

目前发现最早的羊肉汤实物证据,是在安徽淮南八公山出土的青铜汤锅里,羊骨头汤及其调味植物保存相对完好,佐料小茴香还能辨认出原本形态,距今已有3000多年。

古代典籍里有很多关于羊肉汤的故事,昭示着羊肉汤在当时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直至隋唐以后,羊肉汤开始走进平民百姓家,成了中国饮食文化里最具色彩的组成部分。

《史记》及“先秦诸子”等古代许多文献都提及羊羹,即今日所谓的羊肉汤。

《史记》中有一个典故叫“羊斟惭羹”。话说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相攻互伐,称霸争雄。鲁公二年(公元前607年),单父(单县古称)时属宋国,郑国出兵攻之,宋国派主帅华元统军迎战。两军交战前,华元为鼓舞士气,置锅宰羊煮汤,犒劳将士,忙乱中竟忘了给他的马车夫羊斟分一碗。羊斟因此怀恨于心,认为是华元故意冷落他,遂欲报复华元。

两军交战时,羊斟大呼:“畴昔之羊,尔为政;今日之事,吾为政。”意为过去分发羊肉汤的事,你说了算,现在驾驭战车的事,我说了算。话毕,扬鞭催马,故意将战车赶进郑军阵地,堂堂一员主帅华元竟被敌人如此轻易活捉。

据悉,这个历史典故也是成语“各自为政”的出处。

数百年后的《战国策》亦记载一个“司马怒羹”的故事。传说,中山国(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国君在王宫宴请群臣,特请单父邑的大厨熬了一大锅羊肉汤,分给每个人品尝。当分到上大夫司马子期时,羊汤没了,其感到广众下非常难堪,认为是国君故意为之。司马子期恼羞成怒,连夜投奔楚国,在其巧舌如簧游说下,楚国岀兵取胜中山国。

《宋书》里也记载一个与羊肉汤相关的趣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毛修之的荥阳阳武(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人,曾跟单父大厨学过烹煮羊肉汤,遂向太武帝进贡,太武帝赞其为“人间美味”,竟封毛修之为太官史,并入太官主掌御膳进呈,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

“羊斟惭羹”和“司马怒羹”皆为“一碗羊肉汤亡国”的历史典故,而“修之高升”则讲述“一人因一碗羊肉汤而升官加爵”的故事。三个故事有异曲同工之趣,都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羊肉汤的荣耀和尊崇。

单县羊肉汤离不开单县当地养殖的山羊。因此斗羊在资源丰富的单县比较普遍,逐渐成为民俗文化,传承至今。

传说,斗羊始于三国,当时单县隶属魏国。一天,曹操被袁绍战败,无计可施之时,碰到两羊相抵,但见双方皆呈现威风之气。曹操的精神为之一振,马上召集部下观赏抵羊,士气备受鼓舞,军威随之提振。曹操趁机反戈一击,挫败袁绍。

单县及其鲁西南一带斗羊之风由此盛行至今。据说,曹操在曹马集村(隶属今日单县时楼镇)安营扎寨、屯兵养马,时常熬煮羊肉汤犒赏军士,提高战斗力,争取胜战自己的敌人。

如今,单县将“历史典故”引进“理想现实”,打造全国独具魅力的羊肉汤文化品牌,推动羊肉汤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其品牌价值达到366亿元。

单县羊肉汤享有“天下第一汤”之美誉,可谓实至名归。 文/图 刘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