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5年01月15日
第A3版:理论与实践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对策分析

□ 陈硕

基层党组织作为政党的基石,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早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就明确提出要将党建设成为统一整体,彰显了基层组织在政党架构中的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将加强与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基层党组织建设锚定了前行的坐标。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全力以赴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筑牢根基。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

基层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能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能够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中去。在新的历史阶段,党面临着新挑战和新考验,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已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中之重,也是提升党的自身建设水平的必然要求,更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一)夯实基础,强化基层党支部法定地位

首先,建立组织。跟进加强与改进党支部建设,解决其中存在着的设置不明确、覆盖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其次,明确地位。将党支部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等多方面都纳入日常的管理体制与规范中,从而让党支部成为基层治理结构中不可缺失的组成。严格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及相关权威文件来推进党支部建设工作,并将党支部组织中的机构设置、如何运行、基础保障、人员职责等等均写入到章程中,不断完善。通过强化基层党支部的法定地位,促使其发挥出“压舱石”作用,提供坚强的保障。第三,明确职责。将党支部与其他治理主体间的权责进行清晰划分,确定好基层党支部的决策、执行、监督职责,并结合实际制定《党支部议事规则》,从而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的治理机制。

(二)人才支撑,优化基层党支部工作队伍

第一,强化认知,统一规划实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党支部建设所受重视度不足的问题,就需要制定专门的规范并严格统一化实施,从而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强化人员认知。第二,优化选拔,引进人才。基层党支部建设强不强,当然要看“领头羊”。要优化对党支部书记的选拔程序,确保该人员能具备优秀的综合能力并清廉自律。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对有优秀发展潜力的党员进行重点培养。第三,激发内生动力,建立激励与保障机制。为了激发基层党支部建设人才的内在动力,可将其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并建立激励机制来促进人员素质提升;同时,还可构建相关保障机制。第四,重视教育培训,持续提升人员素养。在组建基层党支部工作队伍后,要强化对人员的教育与管理,在管理上突出“五严”标准,在教育上则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入党动机教育、党性意识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等),且新形势下教育可依托于多媒体技术实现多样化。

(三)规范根基,完善基层党支部建设制度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在新形势下,要制定与优化当前的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制度,例如包括集体领导制度、“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制度、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党费收缴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以“三会一课”制度为例,定期开展支部党员大会、委员会议,并定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均能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推进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上述各项工作制度进行制定、完善与执行,有利于强化基层党支部的组织与思想建设,让党支部建设各项工作能规范有序落实。

(四)持续巩固,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考评

新形势下,要通过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来实现对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加强、改进。首先,要制定考核方法,具体可参考《‌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对考核的内容、方式加以明确,保障其实效性。其次,开展述职评议考核,深入了解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情况,消除所谓的“走过场”“浮于形式”问题。第三,制定详细可行的考评方法与指标,确保实现量化直观的考评,保障结果的可参考性、客观性、科学性。最后,则是围绕考评的结果进一步提出加强与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实现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作者单位:单县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