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我市形成了化工、机械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传统产业,这些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产业存在的问题日渐凸显。”市政协委员曹运国说,突出表现有产业层次不高,小微企业众多,多数处于价值链、供应链的中低端;产品体系不完善、种类较单一,整体竞争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自动化、智能化迭代升级慢等。
曹运国认为,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是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盘”,更是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的中坚力量,绝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必须要多措并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为此,曹运国建议,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要解决三个突出问题,首先要促进掌门换脑,解决“不愿转”的问题,坚持把转变企业家观念摆在第一位,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不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主动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第二要帮助找准定位,解决“不会转”的问题,要深化与国内重点高校、有关产业研究院、专家智库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效整合科研资源、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合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推动传统优势行业设备更新、产线升级、管理提升。第三要优化政策供给,解决“不好转”的问题,聚焦土地、资金、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监管执法等,瞄准这些方面,综合施策、集中发力,着力破解制约转型的短板和问题。
记者 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