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更整洁,就医更便捷,专科建设不断结硕果,平均住院天数不断减少,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持续攀升,从B++逐步迈入等级A行列;2024年第一季度全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上升到全省第15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一年余,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全体干部职工破浪前行的铿锵足迹。
健康为民生之本,医疗为民生之需。
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养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3年 10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正式落户菏泽市立医院。医院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精准对接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补短板、打基础、谋长远,加快“健康菏泽”建设,厚植“民生之依”,守护“民生之安”,呼应“民生之需”,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开创高效有序的诊疗新格局,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交出了一张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答卷。
党建领航 凝聚奋进力量
党建强,医院兴。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工作与医院改革相结合、与业务发展相结合、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努力创建学习型医院和服务型医院,进一步夯实医院党建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建设作为“铸魂”工程和强基固本之策,始终坚持政治统领、严格落实党的各项制度,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有力地推动了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院建立健全医院党委议事决策制度、“三重一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党委重大事项督导落实制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明确医院“一二三四五”战略任务,努力以建设高水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发展目标,以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精细化管理并存为发展模式,以强基、固本、增量为发展总基调,以调结构、促转型、提效率、稳增长四轮驱动为发展措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实现学科强院、人才兴院、医疗固院、特色领院、作风立院。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科室就是一座灯塔,一名医护就是一个标杆。医院持续推进“把支部建在科室上”和“六双”战略,落实党支部书记“双带头”,有52个基层党支部书记为科室副主任以上职级,占比超过90%。提高党务干部政治待遇,实行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享受中层绩效补贴制度,提升党支部书记和支部班子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与执行力。
完善硬件设施 开启发展“加速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所现代化的医院,硬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面对机遇和挑战,不断超越,在设施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医疗质量、绩效改革、医德医风等方面不懈努力,使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3年6月,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新门急诊综合楼建成开诊,不仅让就医环境焕然一新,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等软硬件也得到充分升级。随后,地下二层高端直线加速器启用,菏泽及周边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更精确、更高效的放疗服务。同年11月,我市首个介入诊疗中心在医院启用,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一步步踏实推进……
同时,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着力突破重点专科短板,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再通专科成功获批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血液内科和临床护理获批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关节外科获评2024年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妇产科手术学获批省级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市级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心脏疾病诊疗中心,以及标准化高血压中心、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儿童呼吸学科等规范化诊疗项目顺利通过评审。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与高层次医院、知名专家对接合作,成立万峰院士名医专家联盟工作站、北京积水潭医院武勇教授菏泽工作室等名医平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医联体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鲁西)临床培训基地落户医院,提高了医院的影响力,促进了医院技术水平提升和人才培养师资力量。
医院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以死亡、非计划重返、超长住院和VTE预防等重点病例监测和全面运行病历检查为抓手,实施重点病例质控,持续优化医疗质量内涵;推行重点病例点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病案内涵质量提升行动、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和“5+1”前瞻性护理筛查质量管理,医疗运行更加规范。
注重人才培养 引来强院“金凤凰”
“现在来到市立医院看病,最大的感触就是专家多了。”经常陪母亲到医院复诊的市民吴女士说。这是医院注重人才培养带给群众就医感受好的真实反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才就是一个医院发展的根基和“源头活水”,只有注重人才引进培养,引来“活水”和“金凤凰”,才能真正实现医院的强大兴盛。
对此,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抓牢人才这一核心主线,深化“双自主”改革,建立职称晋升评聘体系,实施聘期考核评价,择优聘任、竞聘上岗,加快推进人才强院、科技兴院战略;引育并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出台《人才招引实施办法》《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和《人才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招引培育新政策;先后参加“山东菏泽——名校人才直通车”、卫生类高层次人才引进专场等活动,成功申报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启动运行,为医院发展铆足后劲。
医院强化精益管理作风建设。通过开展制度落实年、精细化管理年、执行力提升年和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的一系列有效活动措施,培养了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DRG支付改革、内部控制管理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探索阶段发挥着坚实作用。推行临床医技科室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坚持共性指标与业务指标齐考核、院级考核与科级考核相结合,横向分析科室表现、纵向分析指标,总体得分网格化,有效提高了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上联下通 构建紧密型医联体
群众就医,是难事是家事也是国事。近年来,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加快建设紧密型医联体,走出了一条下通乡镇卫生院室、上联京沪济三甲医院、中间强化自身建设、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的改革创新之路,不断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镇、让名医专家来到群众身边,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满足了乡村群众“好看病”“看好病”的需求。
下通村乡镇卫生院,兜牢群众“好看病”“看好病”的底。基层卫生院是群众健康的第一“守护人”,为此,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真正把基层卫生院当作自己延伸触角的末端,促使“守护人”服务群众能起来。近年来,医院深入基层,持续开展专家故乡行、健康促进行动和医联体单位远程会诊活动,每年度选派百余名医疗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对口支援,覆盖基层医疗机构50余家,让健康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上联京津冀三甲医院,搭上群众“好看病”“看好病”的最优资源。2023年10月,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签订医联体协议,依托上级医院的技术优势,加强培养优质科室团队技术骨干,努力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便全市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自2019年以来,医院相继成立了“付小兵院士工作站”“董家鸿院士肝胆胰脾危急重症诊治中心”“万峰院士名医专家联盟工作站”“史本康泰山学者工作室”“姜笃银博士后工作站”“余之刚泰山学者工作室”和“杨其峰万人计划学者工作室”。同时,一批又一批国家级、省级专家持续走进医院里,查房、坐诊、手术,成为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医联体建设关键的重要力量,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全国名医大家的诊疗服务。
建设“智慧医院” 持续提升就诊体验
“来就医最重要的是把病看好。”这是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一贯秉承的理念。“迁入新门急诊综合楼后,看病更方便了,做检查更快了。”患者家属刘先生说,“比如做检查都是一个区域,缴费打单子都是一站式服务,不会的操作随时就有志愿者帮忙。”新门急诊综合楼内部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了患者就医流程,为患者创造了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
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高度重视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紧紧围绕群众就医过程中的“关键小事”,通过数字化赋能,以“小切口”的关键细节改革,解决群众就医“大民生”问题。坚持“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的服务理念,以“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系列举措为契机,推行“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和“一站式”出入院服务,将服务窗口前移,聚焦入院接待、就医咨询、便民服务、医保业务等,整合优化服务举措与流程,使群众就医体验持续提升。
60岁及以上患者免收挂号费,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同时,医院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真诚服务一名患者”等优质服务活动,解决了一大批门诊诊间结算、无陪护病房试点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在门诊优质服务大提升活动基础上,医院启动病房优质服务提升活动,不断优化住院结算、报销等业务流程,在财务医保一站式结算平台的基础上,顺利实施住院床旁结算,以标杆病区为引领,带动提升住院服务满意度,使优质服务逐步形成一种科室文化。拓展服务范围,通过优化麻醉、疼痛、药事门诊设置,升级网约护理和健康管理服务,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今后,我们将坚持以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安全为着力点,积极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党委书记王成宾说。新征程上,医院将继续把“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贯彻到各项工作中,把就医实惠留给群众。 文/图 记者 杨飞
本版图片为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