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亚楠 通讯员 高照坤)近日,鲁西新区食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鲁西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了今年以来全区食品安全领域具体工作情况和下步工作计划。
据介绍,鲁西新区以“四个最严”要求为统领,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持续加大规范整治力度,推动全区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鲁西新区6862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789名包保干部已录入分层分级包保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动态化管理、制度化监督,创新实施“123”包保督导工作模式,有力推动了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鲁西新区在食品生产环节,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监测、预警、化解工作机制,组织专业人员、邀请业内专家集中会诊,及时帮助企业消除安全隐患;在食品流通环节,以智慧冷城、大型商超为龙头,持续抓好“五项制度建设”,通过在农贸市场、大中型商超建立食品安全快检室和批批抽检制度,筑起“三道”食品安全“防火墙”,把住了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的关口;在餐饮环节,持续开展“清洁厨房”提升行动,引导、推动鲁西新区餐饮服务单位严格落实“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的4D管理体系,全域推广“清洁厨房视频化、日管控”模式。
全区构建了7个镇街全覆盖的基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高标准、规范化建设了“一委、一办、一站、一所、一家”,明晰责任链条、制度规定和工作机制,强化了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提升了基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经验做法获全省推广。同时,探索推进“四小”业态备案登记、量化标准、引领带动等治理模式,推动“四小”业态规范提升,依托中国农批菏泽智慧冷城,打造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聚集区。既拉动了消费增长,又促进了大众就业。
围绕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鲁西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与教育部门密切协作,严格落实校长负责制、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和学校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深入开展学校食堂和校外集体供餐单位整治提升活动,132家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全区还建设学校食堂快检实验室6家,实现重点学校全覆盖。此外,鲁西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深化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以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为主战场,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施风险分级分类监管,严查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据悉,下一步,鲁西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进一步加大规范整治力度,全面提升监管服务能力,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坚决捍卫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