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020年05月09日
第A1版:菏泽日报

准确把握现状 理清发展思路

本报评论员

近5个月来,各级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工作协调调度,及时有效梳理解决了一批重点镇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实施“乡镇吹哨、部门报到”、重点镇与市直部门直接沟通等机制,进一步压实责任,抓落实、抓实效。各重点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上项目、兴产业、活商贸、惠民生,全速推进各项工作,成效有目共睹。

当然,我市重点镇建设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整体实力不强甚至偏弱。与省内一些重点镇相比,差距很大,普遍存在财政增长慢、发展滞后的问题,差距逐年拉大。二是主导产业不突出、档次偏低。纺织、木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大头,“既好吃又好看”的高端型、税源型产业较少。部分产业税收虽高,但能耗高、污染大,发展面临很大制约。不少产业园区建设才刚起步,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三是政策落地比较慢。部分县区效率低、办事慢,有的部门抱着权力舍不得下放,存在“中梗阻”问题,一些政策还停留在纸面上,各重点镇“获得感”还不强。四是要素制约比较突出。主要涉及资金短缺、财政资金拨付不到位、银企对接不畅、干部队伍老化等方面。五是城镇化水平较低。有的规划水平不高、标准偏低,没有统筹考虑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发展和长远规划等等。

突破菏泽,重点镇必须率先突破,必须以更大力度推动重点镇高质量发展,使重点镇在区域发展中起到领头雁、带头羊的作用。从目前的实践看,抓好以下几项工作是重点镇共同的方向。

强化规划引领。规划是发展的龙头。现在一些镇编制的规划,考虑概念性较多,统筹多规合一不足,我们要尽可能把规划考虑得更全面,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交通设施、管网配套等都编进来。对重点镇的规划,不需要编得多么精细,关键是要综合、要及时,还要降低费用。规划编制,既要合理布局功能区,又要为未来产业发展留足空间,走以产兴城、以城带产的路子。

抓好优势产业培育和园区建设。重点镇要发展,抓好优势产业和园区建设是必由之路。产业是镇域经济的基础,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支撑。首先,要培育好优势产业。对一个镇而言,优势产业培育一两个就足够了。主导产业不突出的镇,一定要立足实际,确定和培育好自己的优势产业,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原地踏步。其次,要抓好园区建设。产业园区做好了,就能收到“近者悦、远者来”的效果。一个镇的产业园区,不要什么都往里放,一定要突出特色,提升主导产业的聚集度。

目前,各重点镇普遍存在土地“亩均效益”不高的问题,要结合产业园区建设,做好挖潜文章,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提升土地利用率。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园区,有条件的重点镇可以探索成立国有资产运营公司,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资金回报率。

2020-05-09 1 1 菏泽日报 content_12424.html 1 准确把握现状 理清发展思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