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珉
金风送爽,天高云淡,气清景明。凉风轻袭,落叶满地,秋总是予人一幅散淡凉薄的模样。广播听到一组秋曲,淡淡的冷寂,微微的肃杀,像极了作家张爱玲嘴角的微笑,又像生活中短暂的迷惘失落,萧瑟得如秋风席卷大地。我在北欧旅游时,看到的秋也是枯萎失色,是没有太阳的极夜,是更为深寂的寒冷。
但我认为秋意不止于此。漫步于街头,包裹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亦发现秋日独特质朴的色泽。天凉好个秋,四季轮回中,这个季节上班途中每个人都是赏秋之人,人们的陶醉胜过任何一个季节。澄明清澈的秋色触动人心,到处都是刚刚抖开的色彩、明丽的画卷。辽阔和热烈,丰满和怡悦。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自北向南掠过人们的头顶,穿越城市乡村,飞过高山大河,频传丰硕的捷报。
家中阳台上的秋意也渐浓。杜鹃伸展五朵新蕾,花苞紧闭,等待起承转合。只是,上一轮枯萎的“花魂”犹在,泛黄如破碎的老照片。“零落成泥碾作尘”,遂剪去枯黄埋进土里,深褐色的叶一碰就落,恰似北国的秋。狗尾草有些枯萎,淡黄的茎,或绿或黄的绒尾巴。小叶藤也逐渐枯黄,枯藤上的小圆叶,虽然还是青竹色。不知名的菊科类植物,顶端长长的羽毛带着种子,一碰飞向天际。小榕树枯茶色的根须,围着大瓷盘打着转……于是,我将这些秋的影子剪去,收集在一起,恍然瞥见母亲整理的最后一把野干笋,黑茶色,同样代表秋色。母亲回老家逐根剥好煮熟晒干带回,眼前似乎浮现家乡的秋浓,田间地头喜看稻菽银镰舞,割刈乐忙乎,饱满与丰收的喜悦随处可见。
秋日亦是施工的好时节,建筑工地上的民工们三五成群,一身灰蒙蒙的长角衣裤,脚下着黑色长筒防水塑料鞋,棉手套上沾满污垢,肩上扛着锄头和钢锯,头上戴着金黄的头盔,成为城市中一抹别样的风景。他们在工地附近的小吃摊点,买上若干根油条,一小包豆浆和两块煎饼。坐在马路边沿的路基上,抑或一块阴凉处,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他们时而谈笑风生,气氛浓烈,时而低头不语,陷入沉思。
秋阳,过了夏天显得疲惫了,早晨上升到地平线,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和煦地普照大地,变幻成了一个金灿灿的大光盘。日光把工人的周身和钢筋水泥染成暖色,暗黄绚烂,黝黑的皮肤镌上岁月的纹理,深邃的双眸充满希冀。当机器开始隆隆滚动时,敲击声声悦耳。他们的身影在高大的建筑物比衬下,恰似细微勤劳的蚂蚁,于是我再也分不清刚望见的那几位,只觉庞然大物上跃动的身姿,散发着质朴无华的麦芒,令人温暖,成为秋日的底色。
民工的身旁,秋菊温柔绽放,凌霜噙香。一组秋歌将我的思绪引向往昔。“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喜欢在这样的秋日品赏秋歌,繁杂的心绪在音乐中得到慰藉。我愿如那些勤劳的民工,也愿如那位温暖的国君,对自己轻吟一句:“陌上花开缓缓归。”
居于人生之秋,且赏且惜且沉醉后明白,人生的风景大多数与孤独为伴。你踏着秋风的脚印,前面土层下涌动的是又一个春潮和又一个收获的开始,收获生活的丰盈和平静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