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4日
第A6版:人文菏泽

明朝初期郓城县移民考证

“问我祖先来自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是在郓城县流传已久的民间谚语。

据调查,郓城全县现有1368个自然村,由于战乱、迁徙、合并等原因,明代以前的老村庄只有74个,如春秋时期的老陈庄、仪滨庄,战国时期的梳洗楼,汉代的子房墓等。

明代郓城县有966个村庄,这是郓城县历代建村最多的朝代。除本县人建立184 个村庄和来历不明者建的214个村庄外,共有568个村庄全是从县外、省外迁建的。其中,从山西省迁来的有333个村庄。迁民年代以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最多,共535个村庄,其中洪武年间383个村庄,永乐年间 152个村庄。

明代新迁村庄,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从山西省洪洞县移民迁来的,共293 个村庄;二是官府建立的军屯,约50个村庄。

宋、元之际,中原各地长期遭受兵祸,狼烟迭起,战火频繁。据《郓城县志》记载,这一时期,郓城县一带遭受了长达20余年兵灾之乱,导致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赤地千里,不见人烟。另外,郓城地属黄泛区,黄河决口频繁,百姓死亡难计其数,地广人稀现象愈加严重。

针对当时地多人少现象,明太祖大力推行屯田政策。屯田主要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就是把农民从人多地少的地方迁到人少地多的地方。当时,唯有山西一省没有战祸影响。因此,明洪武年间至明永乐年间,明政府几次迁移山西省农民往郓城等地,置屯耕种。

明朝当局曾在洪洞县城附近的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从事迁民业务。被迁民众出发前,都汇集于广济寺中的大槐树周围,倾诉离情,祭奠故土。他们对大槐树及树上的老鹳窝印象深刻,作为告别家乡的纪念。所以,就有了“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历史渊源。

凡移民屯种,官府给耕牛、种子,免征三年租税,三年过后亩纳税一斗。据不完全统计,明代迁居郓城的新村966个,民屯占近900个。民屯政策不仅增强了农业生产力,而且稳定了社会秩序。

军屯是让卫所士兵屯耕自给。据《郓城县志》记载,自明朝洪武初年,丞相徐达奏设济宁、临清等卫。郓城县属济宁卫的村庄有:唐云登屯(现唐官屯,属郭屯镇)、扈岩屯(现扈官屯,属南赵楼镇)、吕月屯(现吕月屯,属随官屯镇)、王文光屯(现大屯,属郭屯镇)、张尔略屯(现张武屯,丁里长街道)、张光裕屯(现张官屯,属张营街道)、修奉义屯(现元庙集,属随官屯镇)、丁国都屯(现丁官屯,属郭屯镇)、随遇隆屯(现随官屯,属随官屯镇)、陈有功屯(现于官屯,属随官屯镇)、膊腾蛟屯(现付官屯,属郭屯镇)、李隆屯(现徐屯,属唐塔街道)、彭荫绪屯(现车楼,属郭屯镇)。属临清卫的有:高彦屯(现归嘉祥县)、刘官屯(现刘官屯,属张营街道)、张问屯(现王官屯,属随官屯镇)。这16 屯,目前有15屯在郓城县境内。

现在,郓城县以“屯”命名的村庄共50个,除以明初迁郓定居的15军屯外,其余军屯多是1403年后,明朝永乐年间迁来郓城的。

军士屯田以份计,每个军士受田一份(50 亩),有的地方按亩授田,每一屯军户只许二份。军屯的耕牛、种子、农具由政府供给。屯军按份纳税,由于亩大赋轻(一亩二分算民田一亩),大大刺激了军士屯田的积极性。

明代移民及土地开垦(包括民屯、军屯),意义是重大的。明初,郓城垦荒每年多者几十顷(明朝一顷大约100亩),少者几顷,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土地数为997顷55亩,同年,全县税粮5324石(明朝一石大约75公斤)3斗5升,丝棉54两8钱,棉绒 482斤14 两。到永乐10年,全县土地数为1054 顷零3亩,年收税粮5668石零8升,丝棉57斤10两,棉绒 551 斤 12 两。土地开垦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并带来了劳动力的增加。洪武二十四年的人口为12429人,永乐十年(1412年)为12529人,成化18年(1482年)为21504人。比元朝极盛时期人口还多,土地开垦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财政收入,带来了人口的增长,同时还使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 魏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