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第A2版:综合新闻

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 聚焦菏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体会议⑦

中共菏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菏泽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菏泽篇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围绕“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作出具体部署,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

夯实幸福生活“压舱石”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最基本的民生,《决定》把促进高质充分就业放在了民生福祉增进工程的首位。

7月22日,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梁惠民表示,《决定》为人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这是人社工作的“规划图”“路线图”,人社部门将立足职能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就业优先,在高质量充分就业上聚焦用力。坚持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立足“231”特色产业体系、十强产业链等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稳存量扩增量,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持续规范提升“零工市场”,创造性开展“社区微业”,健全完善失业登记、技能培训等联动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聚力创业带动就业,释放创业担保贷款“倍增效应”,不断拓展就业空间。

坚持筑牢底线,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上聚焦用力。实施高质量全民参保计划,聚焦新业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精准扩面”。健全待遇合理调整机制,推进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调整,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推进工伤康复示范平台建设,探索组建“工伤康复联合体”,打造工伤保险“菏泽样板”。加强社会保险风险防控,深化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用好每一分“保命钱”“救命钱”。

坚持提质增效,在推动返乡创业提档升级上聚焦用力。我市实施的“归雁兴菏”行动,9年来带动了47万老乡返乡创业,创办了19万余家经济实体,积累了“量”的优势。市人社局将创新工作思路,主动将返乡创业工作融入全市高质量招商工作大局,着力在能人返乡、落地项目上下功夫,推动返乡创业工作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跃。

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市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聚焦民生关切,围绕“健康菏泽”建设,实施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举措。目前,我市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全民应保尽保、人人公平享有”的医疗保障目标基本实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冯峰表示,按照《决定》中对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市卫健委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深度激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施新一轮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2024年重点改造提升不少于860个薄弱村卫生室,2026年年底前按人口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全面实现“五有三提升”。

扎实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重点卫生项目建设,借力省立医院智力资源,优化市立医院组织架构。加强市立医院心脏中心、危重病救治中心等重点科室建设,推进四级手术等疑难病种占比,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加强重点专科学科创建,围绕28个重点专科打造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以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振兴中医药发展。力争到2025年,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优化,中医药在居民健康水平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形成可复制的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发挥示范作用。

积极推进生育支持政策落地和持续优化。积极推动市县两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发展幼儿园托班、家庭托育点、社区托育和用人单位办托等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2024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低于4.5个,逐步提高托位使用率。

群众“安全指数”不断提升

高水平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围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我市将扎实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和打击黄赌毒、诈骗等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菏泽。

按照《决定》部署,市公安局将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铁拳”系列专项行动,严打严防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电信诈骗、入室盗窃、涉黄涉赌等领域犯罪。统筹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化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严格危爆物品、“九小场所”安全管理,坚决守住公共安全底线,全力维护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围绕优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审批服务、户政管理、道路交通等领域,出台更多便民利民措施,全力满足群众办事需求。

记者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