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0日
第A6版:人文菏泽

碧血千秋耀古镇

为纪念革命先烈丰功伟绩而建的康乐亭

鲁西南有一个千年古镇,人杰地灵,是西汉梁王彭越,三国名将满宠,明朝长沙府通判程彦忠,清朝武举、广威将军田惟埕等名人的故乡,是一片充满激情与希望的热土,更是有着优良传统的革命老区。这就是成武县大田集镇。

全镇总面积7861公顷,辖63个行政村,7.5万人,东丰公路、德上高速贯穿全境,水运通航,四通八达。近年来,大蒜成为支撑全镇经济的半壁江山。

谁能想到,在这片广袤的平原上,这里曾是烈火硝烟的战场,这里淳朴善良、勇敢坚强的劳动人民曾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军民同仇敌忾,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家园。拨开历史云烟,让我们回望那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岁月。

走进大田集镇驻地,杨柳依依,河流清澈,溪流潺潺,街道整洁宽阔,柏油马路宽广通畅,高楼林立,商铺鳞次栉比,商贾云集,交易红火,一派繁荣昌盛景象。78年前,这里却发生过远近闻名的大田集战役,巨南抗战史上一次壮烈的战斗。

那是1946年2月17日,1000多名日本兵从金乡出动,向我巨南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田集苇子园发起攻击,企图彻底摧毁我巨南抗日根据地。

当时,巨南工委正准备召开巨南地区巨野、金西、成武三县士绅、名流大会,地点在大田集,巨南工委、五县联办和第八军分区领导机关驻扎在苇子园。敌人得到情报,纠集1000多人,扑向巨南工委、五县联办和第八军分区所在地苇子园。一路上,日寇见房就烧,见人就刺,见东西就抢,枪炮声响成一片,人们的哭喊声震天。敌人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战斗首先是在大田集东南三公里处的杨道崮村附近打响的。在杨道崮村附近,敌人与自南往北方向驰援,保护大会召开的冀鲁豫军区七旅(旅长于克勤)尾部遭遇,由于仓促应战,我军七旅两名战士牺牲。

敌人来势凶猛,势如破竹,很快合围了我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苇子园,独立营也被合围在内。时任成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王绍一(又名王继新,巨野县田庄乡小屯村人)带领机关突围。敌人密集的子弹打在他们身边的石头上啪啪乱炸。看到首长们和机关人员都转移了,官兵们就边打边向西撤。子弹打光了,就用手榴弹;当敌人靠近的时候,他们就拼上几个手榴弹,等敌人卧倒时再向后撤。

据王绍一后来回忆,当时战斗打得很艰苦,整个战场人多单位多,他一边组织指挥战斗,一边组织机关人员撤退。苇子园村周围硝烟弥漫,枪炮轰鸣。他们向敌人的机枪阵地甩了几颗手榴弹,把敌人的机枪打掉了,撕开了敌人南北夹击的封锁口。就这样,从2月17日至2月18日,王绍一带领队伍浴血奋战,终于顺着“抗日沟”突围出去了。

这是一场敌我悬殊的斗争:论人数,日寇1000多人,我军仅300余人;论装备,鬼子是大炮机枪,我方仅有手榴弹和一些短枪土炮;论战斗力,敌人是正规部队,我方大多是机关后勤人员。但我方终于以200多人的伤亡换来了机关大突围,粉碎了敌人“合围、清剿”的阴谋,保卫了巨南党政军领导机关,保存了巨南的革命骨干力量。

当初硝烟弥漫的战场如今变成了宽敞的柏油街面和清新的村舍楼房,除了纪念碑亭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发生的战斗外,已经看不出战争的痕迹。站在高楼眺望,目及之处全是成畦的蒜苗和各种经济作物,烈士流血之地满眼青翠,阡陌良畴,富裕着这里的人民;微风吹起,漫野的庄稼“沙沙”作响,永远呼唤怀念着先烈们的英灵……部队撤退通过的干涸大河沟,如今却是清水荡漾,河水滋润着这里的土地和人民。 如今,在洒满烈士鲜血的地方,全都栽上了大蒜,是有名的“中国大蒜之乡”。人们不会忘记革命先驱们。全镇上下万众一心、凝心聚力,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镇驻地西南3公里处,成田(成武至田集)公路北侧有个郝海村,这里也曾发生过军民抗击日寇的激烈战斗——郝海突围战。那是1944年5月,田野里麦浪起伏,一片生机。当时我巨南工委、五县联办和冀鲁豫军区九团团直机关及一、五连驻扎于成武东北部的郝海村。5月12日上午8时许,我军侦察员发现郝海村西南和东北1.5公里处,有日伪军500多人向我军驻地袭来,企图包围摧毁我军机关。我军沿村北的路沟突围,当快到桃花寺村时,已先期到达的日军一个中队和伪军共400多人,突然向我军开火。西边的日伪军也乘机向我军侧击,在敌人的夹击下,我军全体人员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突出重围。由于敌众我寡,我军伤亡50余人,巨南工委副书记彦竹林同志不幸中弹牺牲。我军官兵撤到大张庄后,同志们个个悲愤不已,更激起了大家对日伪军的仇恨和战斗激情。

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但是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历史深受教育。与战争年代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何其幸福?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乐观向上地面对生活呢?

硝烟散去,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我们创造了今天幸福的生活,珍惜现在,放眼未来,我们以百倍的信心和百倍的努力,继续创造美好未来。

宋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