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4年06月05日
第A5版:文学副刊

芒种可亲

□ 陈裕

在网上浏览芒种节气的内容时,被一篇帖子所吸引。它的标题就很有内涵,“芒有所获,种有所得”,这是对芒种最有气质的解读。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农历书说:“斗指丙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由此可见,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其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民谚有云“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因而,芒种节气时的田野上呈现着劳动的热闹场景。

每一个季节的节气总是带着其绚丽的风采,譬如,立夏,小满,为夏的一季支撑起门面,而芒种躬耕于桑,以繁忙的劳作,抒写夏日的风采。节气为农耕提供着天地的借鉴,就像芒种,以天时地利人和的全力汇聚,准备着一场对土地的开垦与种植,完成人类自我生息的能量供给。谚语上说“有芒的麦子收,有芒的稻子种。”芒为忙,种为种,细细品味着古老流传点明主旨的语意,倍觉芒种与生养的村庄一样可亲。

当然,物象上的反应是芒种的显著特点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说芒种的三候:初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 反舌无声。此三候之征,细微之处见酌知,以徐徐递进的方式演绎着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夏季,在每个节气的流转中,迎来万物茂盛生长的高光,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一种物象的表征都是时光转瞬即逝的体现。

芒种时节,人间草木最是多情。大地的姿态为作物的生长提供着最佳时机。每一份农作物的种植,都是劳动之美的化身。我不是画家,无法用手中的笔描摹出有芒而种的动感图画;我不是画家,不能在纸上尽情泼墨出万物生命欢畅的美丽画卷。可我知道,在芒种时,稻田里忙碌的身影是人间最美的顾盼,今天种下的青青麦苗,明天收获的是累累硕果。而那些花草树木,为芒种抒发着夏日的多姿多彩,姹紫嫣红的色调与形态各异的风姿,无疑都在述说着对芒种的款款深情。

在城里居住后,每一年的芒种,我都会去城外的稻田里走走。离开乡村多年,我依然保持着对乡村对稻田的热爱。稻田上的小草和灌木,都是我熟悉的物类,稻田里泥水的气息,还是我熟悉的味道。稻田里的耕作,虽然换了方式,以机械化的种植取代了人工的辛劳,但翠绿秧苗的完美布局,还是那样可爱可亲。

芒种时,我一次次流连在城外的乡村,一次次徘徊在城外的稻田。看绿树成荫时,华盖葳蕤起,心中满是对旧年乡村生活的眷恋;看稻田的泥水翻滚,鱼虫沸腾,鸟鹰翻飞,心里全是对少年时嬉闹在稻田上的追忆。是芒种,让我的乡情再一次充盈,也是芒种,让我再一次体味到家乡情绪的澎湃。

感念芒种节气的文化气质,天地润物,人间繁忙,都在为这一节气的迟行而欣喜。品赏芒种的节气之美时,思乡的情感越发浓厚,回想乡村里的恬淡场景,正如诗中所写“芒种家家听子规,邀欢何处柳塘西。香风十里嘘长夏,万簇红云酿火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