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胡德光) 近日,牡丹区法院牡丹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涉及群体性农民工劳务合同纠纷的案件,为14名农民工拿回劳务费,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A公司将其承建的某人防项目建设劳务工程分包给B劳务分包公司,之后B劳务分包公司又将其工程转包给王某某。2023年1月份,经结算尚欠窦某某等14名农民工劳务费439630元,B劳务分包公司向窦某某等人出具工资支付审核及公示表一份。后窦某某等14名农民工多次催要未果,便将王某某、B劳务分包公司、A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三被告支付劳务费。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了解到,窦某某等14名农民工均无固定收入来源,主要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承办法官当即决定开启绿色通道,为该案优先送达、排期,在初次调解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后,以最快速度确定开庭时间。
虽然案件事实较为清楚,作出判决并不难,但考虑到双方的实际情况,若是一判了之,农民工可能无法尽快拿到工资款,还存在引发其他矛盾纠纷的隐患。承办法官认为,既要保障农民工兄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兼顾被告的偿还能力。
确定了工作思路后,承办法官开庭后半个月内联系被告B劳务分包公司十余次,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在承办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最终放下芥蒂,达成调解协议。被告B劳务分包公司在公司账户里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多方凑足5万元现金,当场给付给农民工代表,同时允诺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分两期偿还所拖欠的剩余劳务工资。至此,窦某某等14名农民工的讨薪难题得到妥善解决。
在收到5万元现金后,原告窦某某等农民工代表将一面写有“耐心释法促调解 真诚为民减讼累”的锦旗送到承办法官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