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孙鑫艺)“穿上马甲加油干,为老百姓做贡献……”日前,在东明县陆圈镇西孙楼村,曲艺宣讲员孙景堂以坠子书的形式开展理论宣讲。
陆圈镇着力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创作琴书、坠子、快书、三句半等一批具有新时代精神的文艺宣讲作品,组织成立一批民间文艺宣讲队,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大讲堂、道德长廊、家庭站,“拿上小喇叭、搬上小马扎、登上小舞台”,开展宣讲活动。坚持群众走到哪儿,宣讲跟到哪儿;群众需要啥,就组织宣讲啥。邀请农技专家、业务骨干、劳动模范与文艺小分队组团“出单”,开展“送讲上门”文艺+宣讲服务,切实把讲台搬到群众身边,将“高深理论”转化成群众语言,让广大群众共享理论和文化双重成果,既接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天线”,又接了群众文化需求的“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