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春和景明、阳光正好,处于盛花期的菏泽牡丹“笑”迎四海宾朋,与其一起受到游客追捧的,还有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化妆品及牡丹功能性食品。
“来尝尝,这是用牡丹花和凤梨制作的,口感清香。”在曹州牡丹园内牡丹产业发展成果展示区,不少游客驻足围观现场制作牡丹糕,亲身感受牡丹鲜花瓣变成牡丹糕的过程,品尝过它的游客无不交口称赞。
该展位是去年被评为第一批“菏泽老字号”的富贵坊牡丹糕点。“父亲之前开手工作坊做糕点,牡丹花开的时候就做些牡丹糕,我这一辈就把牡丹花瓣搬上流水线,一年四季都做牡丹糕点。” 总经理翟效胜介绍,父亲做的牡丹糕就是把牡丹花瓣打碎进行研制,现在他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统一了标准和配方,将其口感进行提升后,更受大家喜爱。
这位不惑之年的牡丹“忠实粉丝”,与牡丹的“亲密接触”已有近二十年时间。2001年,翟效胜复员回到家乡,便着手研制牡丹产品。刚开始,他跟着父亲学习,手工试验,后来到市牡丹研究所、山农大教授拜师学习,又到河南、江苏等地考察,长了一定的“见识”后,他再进行试验。
苦心人,天不负。牡丹酱、牡丹糕相继研制成功。2009年,在第六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上,翟效胜研制的牡丹食品倍受欢迎,后来受邀参加济南的展销会,受到好评。
“之前制作牡丹酱、牡丹酒、牡丹花茶等,现在专注一个方面,就是牡丹糕点。”翟效胜说,“牡丹全身是宝,牡丹糕点就像牡丹花的一个花瓣,我只要把这个花瓣做漂亮了,那市场也是无限广阔的。”
自唐宋以来,牡丹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让其成为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而牡丹糕相传是武则天发明的,又被称为“富贵糕”“福糕”,具有营养丰富、花香浓郁、香甜酥松、老少皆宜等特点。“我要将牡丹糕的质量和价值做出牡丹花一样的口碑,像牡丹一样高贵。”翟效胜告诉记者。
“吃到牡丹糕的同时,我注重让大家潜移默化地了解牡丹文化。”翟效胜介绍,在产品的研制上,以牡丹花作主原料,依托九大色系,融合相同颜色的水果、蔬菜、坚果等辅助原料,将曹州红、豆绿、姚黄、魏紫等牡丹品种命名为糕点的名字。产品的包装上颗颗花瓣交错叠放,形成一朵绽放的牡丹花,形象且美观。
今年牡丹文化旅游节之后,翟效胜准备把厂房搬到市开发区,新厂房面积是原来的两倍多,政府在税收、房租、工人体检等多方面给以扶持。“我还打算做现烤现卖的牡丹食品专卖店,做精、做专牡丹糕点。”翟效胜说。 记者 付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