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姜培军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3-07-12 10:32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所谓世家者,非徒以科第显达之为贵,而以士农工商各敬其业、各守其家法之为美。”这是清朝著名学者钱泰吉的观点,他将世家的内涵扩展到“德”“业”“文学”“各敬其业”“各守家法”,也就是说,读书人可成为文化世家,“各敬其业”者也可成为世家。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一个个绵延不绝的牡丹家族称为“牡丹世家”。孙文海、孙景玉、孙广道、孙守敬、孙荣禄,这个150余年来致力于牡丹种植、养护和新品种研发的孙氏家族,便是菏泽“牡丹世家”的杰出代表。
牡丹新品种
以父子二人名字命名
“‘文海’牡丹是2005年前后开始培育的,2017年由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审核登录。”7月11日,孙文海看着眼前的“文海”牡丹说,这棵牡丹高约1米,长势旺盛,位于曹州百花园西北角。
“‘文海’牡丹,是以‘花王’为母本,以‘百园藏娇’为父本培育的。”孙文海介绍,“这个品种花开红色,花朵娇艳。”早在20世纪80年代,孙文海就开始了牡丹新品种培育之路。进入21世纪,他渐渐接过父亲肩上的重担,在开展曹州百花园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把不少精力放在了牡丹新品种培育上。“截至目前,以我为主或有我参与培育的牡丹新品种有300多个。”孙文海说。
“培育一个牡丹新品种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孙文海说,从授粉、结籽到播种、育苗,培育的牡丹新品种六七年才能初开花,其中付出的艰辛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
“就连牡丹新品种命名来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孙文海说,“牡丹的名字,既要朗朗上口,又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一种牡丹的性状,一个牡丹品种有时候需要多人多日才能取一个令人满意的名字。”
“初开花之后的第二年或者第三年才能用于育苗,牡丹苗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申请新品种鉴定。”孙文海说,牡丹新品种鉴定,要核实性状描述的准确性、性状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以及品种数量。
2017年,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为了表彰孙文海为中国牡丹做出的突出贡献,以他的名字“文海”命名了一个他培育的牡丹新品种,这是红色系中的一个优秀品种。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文海”牡丹以花大色艳征服了评委,最终获得银奖。
从1981年孙景玉培育的“赛雪塔”被命名为“景玉”,到2017年孙文海培育的牡丹新品种被命名为“文海”,时隔36年,一白一红两个牡丹新品种,把父子二人的名字载入中国牡丹发展史册。2020年5月,孙文海获得首届“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
一定把牡丹育种搞下去
1985年,孙文海刚进曹州百花园工作时,工资是2元,后来涨到4元。常年艰苦的工作、较低的工资,使很多人干一段时间就离开了。父亲的引领,加上自己自幼对牡丹的热爱,使孙文海坚持了下来。天天见面,日日管理,每一棵牡丹的生长情况他都了如指掌。春天施肥修剪,夏天打药驱虫,秋天分栽播种,冬天清理养护,一年四季的精心侍候,曹州百花园的老牡丹枝繁叶茂,新栽牡丹茁壮成长。
孙文海是农民,但又是拥有高级农技师证书的土专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就开始了牡丹新品种培育之路。从2005年开始,随着父亲年龄的增长,孙文海接过了育种这副重担。百花紫楼、春秋粉、一品娇艳等牡丹新品种一经推出,便深受欢迎。
“培育牡丹新品种,动辄要一二十年,其间要受得了孤独,耐得住寂寞。”孙文海说,“关于牡丹育种,我不管别人做不做,我一定会做下去,为后人着想,一定要把牡丹育种搞下去。”培育牡丹新品种,对于孙文海来说已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他介绍,他每天都要在曹州百花园逛几圈,牡丹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看着它们茁壮成长。
一粒种子扎根泥土,一个梦想荏苒百年。传承150余年,对牡丹的热爱已深深融入孙氏这个“牡丹世家”的血液之中,一代代传承人择一事、终一生,默默奉献,不计报酬、不为名利。67岁的孙文海常常忧心于菏泽牡丹专业技术人才的断代和短缺:“希望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加入牡丹新品种培育队伍中来,让菏泽牡丹千秋万代盛开下去。”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