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新华网 发表时间: 2023-08-11 09:39
8月6日至9日,“2023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季研学营”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华裔青少年共同度过了一场生动丰富的中华文化体验之旅。
8月7日,“2023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季研学营”学员参观国家大剧院。新华社记者 董雪 摄
7日,研学营走进国家大剧院,欣赏建筑之美、感受民乐魅力。走过水波荡漾的人工湖,孩子们被由1.8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的国家大剧院壳体所吸引。“这像一个巨大的蛋”“这像一块晶莹剔透的大宝石”……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
经由人工湖下方的北水下长廊,孩子们走进大剧院主体建筑。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的歌剧院、洁白典雅的音乐厅、壮观的穹顶和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让学员们不时发出赞叹,纷纷拍照留念。
来自澳大利亚的庄璐嘉对悉尼歌剧院很熟悉,此次来到中国国家大剧院,感到很兴奋。“这里的设计很特别,像这座音乐厅,墙壁都是经过特别声学设计的,能使声音扩散得更均匀、柔和,这太神奇了。”庄璐嘉自豪地说,等她回到澳大利亚,一定会告诉朋友和同学,中国的剧院有多漂亮。
大剧院的工作人员为学员们现场演奏了《茉莉花》《喜洋洋》等民乐。来自巴基斯坦的女孩王迪娅说,她最喜欢《茉莉花》,婉转悠扬的曲调让她仿佛看到了盛开的朵朵茉莉花。来自马来西亚的女孩张凯宣说,自己在学校的民乐社团中演奏琵琶,这次从演奏者变为观众,让她有了新的体验,希望未来继续精进琴艺,有一天能将来自中国的动人乐曲演奏给不同国家的朋友听。
当天,研学营还走进百度首钢阿波罗科技公园,沉浸式体验无人自动驾驶等科技应用场景;夜游北海公园,近距离感受中式建筑的别致精巧。
8月8日,“2023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季研学营”学员走进清华大学,体验一堂生动的“建筑课”。新华社记者 董雪 摄
8日一早,研学营走进清华大学,感受中国高等学府的独特魅力。清华大学参访之旅由一堂生动的“建筑课”开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罗德胤用朴实易懂的语言,为学员们讲述中国建筑史和梁思成的故事。随后,学员们陆续参观了清华学堂、大礼堂、日晷仪等标志性地点。优美的校园环境、独特的建筑风格……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来自阿根廷的黄家乐正在读高二,他表示,此次来到清华大学,更加坚定了他要在中国读大学的想法。“清华是我心中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今天来到这里更是觉得很震撼,校园又大又漂亮。回去后一定要继续努力,争取未来能到这里读书。”黄家乐说。
当天下午,学员们来到位于长安街的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近距离观赏不同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聆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
13岁的康子鹤生长于英国,她注意到一些展品上的古代汉字和现代的写法不同。“汉字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成今天的样子,说明中华文明是很包容的,而且历史悠久。”康子鹤说,“这次回来觉得北京更漂亮、绿色也更多了,总是蓝天白云的样子。我很喜欢,希望以后能多多回来。”
来自阿根廷的关卓义航说,老师对“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的生动讲解,让他学习到了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几天我看到了很多宏伟的建筑、体验了高科技产品,又了解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史,感到很自豪。”今年16岁的关卓义航说,他打算以后到北京、上海等地工作和生活。“中国现在越来越好,我希望也能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把她发展得更好。”
当晚,学员们还游览了奥林匹克公园,在夜晚光彩熠熠的“鸟巢”“水立方”旁与女子乒乓球“大满贯”得主李晓霞一同体验“奥运时刻”。
8月9日,“2023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季研学营”的学员们乘画舫浏览颐和园。(主办方供图)
9日,研学营来到颐和园,在昆明湖的画舫中欣赏中国传统园林之美;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在浩瀚的典籍中感知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夜游八达岭长城,在交织的光影中感受古老长城的新魅力。
短短几天的研学营落下帷幕,学员们收获的跨国友谊才刚刚开始。为了让跨越万里奔赴于此的华裔青少年更好地体验中华文化,研学营中还有约20名来自国内的文化交流小使者。10岁的吴劼轩就是这样一位“小使者”。“虽然他们有的生活在欧洲、有的生活在美洲、有的生活在亚洲其他国家,但我们都能说中文,都喜欢中国文化和美食,都喜欢爬长城和玩游戏,大家交流起来毫无障碍,现在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吴劼轩说,他已经与来自海外的小伙伴们约好,下次要带他们去武汉、福州等中国其他城市转转,尝尝他喜欢的热干面和扁肉。
研学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指导,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中国华文教育网承办。(记者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