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深度报道  > 正文

守望乡土文化 留存民俗记忆
——李永良和他的曹州木版年画情缘

作者: 孟欣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3-08-16 09:36

image.png
展示雕版。
image.png
image.png
珍品年画。
image.png
向学生介绍曹州木版年画。

□记者 孟欣

“今天真是收获满满,不仅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还亲手参与了木版画的雕刻和印制,是非常奇妙的一次体验!”8月13日,在菏泽市文化街青龙木雕工作室,随老师一起来此研学实践的牡丹区二十一中教育集团中华路校区2021级学生朱苒宁开心地说。

今年77岁的李永良是市博物馆退休干部,专注于曹州木版年画收藏研究已有二十余年。谈起被誉为菏泽“一都四乡”文化遗产“活化石”的曹州木版年画,李永良有说不完的话。

痴迷曹州木版年画收藏研究二十余年

“希望这次‘曹州木版年画’探索之旅,能为孩子们带来一定的知识积累。”李永良对带队前来研学实践的老师郭文君说。当日,李永良和学生们畅谈曹州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发展创新、传承保护,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曹州木版年画发端于宋金,繁荣于明清,拓展于民国,从传统门神、老天爷和灶王爷等民间诸神,到解放时期的“改良新年画”“翻身年画”,受到百姓追捧,被誉为菏泽“一都四乡”文化遗产的“活化石”。李永良二十多年致力于曹州木版年画收藏和研究,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和积蓄。

8月14日,在位于菏泽市博物馆家属院的李永良工作室,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对他作了更深一步的采访。

走进李永良工作室的大门,撞入记者眼帘的是塞满屋子每一处角落的文献资料、木制年画模版、年代久远的年画……一股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书卷韵味扑面而来。

“我这里就是这么拥挤,全是我收藏的文献、木版年画,委屈你和我并排坐着采访了。”李永良望着书架上满满的收藏品,自得又带着一丝担忧地说,“这满满一屋子的收藏,是我二十多年来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积蓄所得。现在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为这么多‘曹州木版年画’及雕版找到一个安全的‘栖身之地’,或成立专门的博物馆,组织专家挑选分类出版。我愿意把全部珍藏捐献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传承曹州木版年画,扩大菏泽文化影响。”

连续多年举办曹州木版年画展

年画承载了人们太多难以割舍的团圆记忆。李永良关于年画的记忆,同样与幼年时期过大年、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吃美食等欢快记忆相伴相随。

“我小时候见过的年画,主要是鲁西南老曹州一带泛指的老天爷、老灶爷和门神等主题年画,另外还有部分艺术衍生品。”李永良说,他当年从菏泽最偏远的乡下考进老曹州城里的“最高学府”——菏泽一中,在校图书馆曾借到一本书,方知菏泽广大农村家家户户过春节时所张贴的花纸统称“曹州木版年画”。

大学毕业后,李永良被分配到原菏泽地区艺术馆工作。1975年至1976年间,他见证了日本民间友人连续两年组团来菏泽考察曹州木版年画。“1992年,原菏泽地区公安处移交一批纸质文物,我代表原菏泽地区博物馆主持办理了交接手续。这批纸质文物主要是曹州木版年画中的福本子画和扇面画,后经登记造册,共约6000余幅。”李永良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全国兴起古玩收藏热。大批长期隐匿于乡野民间的曹州木版年画,渐次现身于菏泽古玩旧货市场。为了弄清楚曹州木版年画的前世今生,李永良买来一些专门介绍木版年画的资料研读,由此开始了对曹州木版年画的收藏与研究。

进入新千年,古玩市场进一步放开,曹州木版年画及雕版呈“井喷式”面市,省内外木版年画爱好者及收藏研究者纷纷来菏泽“淘宝”。为保护菏泽传统文化遗产,李永良同其他年画爱好者一起,也不惜个人财力与精力加入到抢购收藏队伍,同时结合收藏开始了对曹州木版年画的展示与研究。

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收集,李永良现藏有宋(金)、明清至民国(含菏泽冀鲁豫边区)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曹州木版年画及雕版、工具、材料等逾万幅(件、套),精品不少于三千幅(件、套),且早期孤品较多。

2016年9月,在市收藏家协会支持下,他在市博物馆举办迎国庆曹州木版年画精品展。2017年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他再次在市博物馆举办曹州木版年画展。2018年—2020年,他又连续三年举办展览。

曹州木版年画里的文化传承

年画,从来都不是故步自封的,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总会及时反映在年画里。

“木版年画是农耕时代老百姓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菏泽更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重要基地。数十年前,菏泽辖区内经营木版年画的店铺堂号有‘源盛永’‘永盛和’‘太永店’‘玉盛老店’‘冀鲁豫边区一中书工部美术班’等,初步统计多达150余家。曹州木版年画堪称菏泽‘一都四乡’文化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化石’。”李永良说,曹州木版年画题材多以古代小说戏曲和神话故事为主,也包括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艺术衍生品。曹州木版年画自成发展体系,保留了鲁西南地区历史传统和民间习俗,展示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对于研究菏泽历史文化有着重要参考作用。

曹州木版年画按内容题材划分,有传统神祇年画(如门神、天官、灶爷和财神等),有独具时代背景的“改良新年画”“翻身年画”。1942年,毛主席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由延安鲁艺所具体实施的新年画改造活动逐步推进到菏泽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一批批美术工作者被派遣至冀鲁豫边区的城乡年画作坊,促使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密切配合并推动打击日本侵略者和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进程,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服务,被称为“改良新年画”。另一方面,一些专业美术工作者配合革命形势需要,自己动手加紧创作革命新年画,这种新年画当时又被称为“翻身年画”,受到解放区广大翻身群众的热烈欢迎,曾被菏泽冀鲁豫边区地委、专署作为春节时的慰问礼物。

提到自己最为珍视的收藏,李永良说就是自己微信头像上的“战斗英雄·劳动英雄”抗战门神,“这是饾版印刷的一幅年画,是孤本,而且品相极佳,极具收藏价值。”

李永良说,这幅“战斗英雄·劳动英雄”抗战门神是他在2000年初经朋友介绍在鄄城收得。“这对冀鲁豫边区抗战新年画,据多方考证印制于抗战胜利之前,是五色套印,两幅成对,品相极佳。一幅是一位‘战斗英雄’,身着戎装,左臂挎长枪,右手擎刀,英姿飒爽;另一幅是一位‘劳动英雄’,农民打扮,右手持镰刀,左手高举一束红高粱,意气风发。两门神各骑一匹枣红马,胸前佩戴大红花。年画色彩亮丽、对比强烈而和谐,人物威武生动、栩栩如生,极具感染力。”李永良介绍,这对年画生动再现了当年冀鲁豫边区根据地一边抗战一边大搞生产,军民一家亲的火热斗争生活。

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历史,是文化,还是一种创新的民族精神。作为承载菏泽文化记忆的非遗项目,如何保护传承好曹州木版年画,让它继续散发独特的魅力,还需要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