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人文菏泽  > 正文

传奇唢呐奏出天籁之音
——访国家非遗项目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人田向东

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0-08-07 10:58

田向东(右)吹奏唢呐传统曲目《百鸟朝凤》
田向东表演“张嘴喇叭龇牙笛”(资料片)
田向东演奏笛子“小戏法”(资料片)

早在2014年,单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2016年度),是凭借唢呐而入选。

单县唢呐是鲁西南鼓吹乐的代表,并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鲁西南鼓吹乐由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组成,现在以唢呐演奏为主,由笙、笛子、梆子伴奏为辅。

单县鼓吹乐艺术特点突出,演奏形式主要有行进、坐场演奏,70多个唢呐班遍布全境,“田家班”创始人田向东是单县人喜闻乐见的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人之一,先后两次受邀进入央视录制节目。

流传于单县的唢呐,既保留了鲁西南鼓吹乐粗犷豪放的风格,又吸收了苏、豫、皖交界区域鼓吹乐清新细腻的韵味。

年近古稀的田向东对传统曲目致力创新,加入了“张嘴喇叭龇牙笛”“钢钉贯鼻”“铁丝穿舌”“火烧葡萄架”等民间杂耍,深受群众的欢迎。

“吃龙火”是田向东的“拿手好戏”:火苗吞到嘴里,唢呐哨片在舌头上“鸣叫”,交替不断,火鸣不迭,真可谓声情并茂,惊心动魄。“开始练习鼻穿钉时,钉子蹭地鼻孔直痒痒,连打喷嚏。也就是因为难学,很多人都半途而废了。”

田向东还继承了先辈们的另一个“小戏法”,叫“火烧葡萄架”。其表演须在晚上,难度大,颇惊险:田向东噙满一大口煤油,喷出一条2米长的火舌,引燃导火索,再引爆悬空的纸球,球内挂满的小硫磺球瞬间紫光四射,绚丽多彩,形似一串紫红饱满的葡萄。田向东说,他一次收了十几个徒弟,练成“小戏法”的不足一半。

田国防是田向东的大儿子,和父亲一样,也是13岁开始学唢呐。与父亲不同的是,田国防和妹妹田红就读了一所艺术学校,是“科班生”,在运用传统技法的同时,也赋予鲜明的时代韵味,成为活跃乡村文艺舞台的主角。

“虽然孩子们都传承了唢呐演奏技艺,成绩也不错,但仍有差距。”田向东说,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年轻人尚需努力。

一直以来,为保护鲁西南鼓吹乐,单县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届元宵唢呐展演及专项大赛,成为备受群众欢迎的节日盛会。“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作为国家级非遗的传承人,我感到很光荣,我也要把唢呐演奏技艺继续传下去!”田国防说。 

 文/图 通讯员 刘厚珉

责任编辑:
荆彦茹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