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单县  > 正文

风尚清新开胜境 景观绚丽引新瞻
——单县杨楼镇苏门楼村见闻

作者: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5-04-24 09:53

传统文艺演出

这是一次充满美丽乡愁的“夜话”……

单县杨楼镇苏门楼村文化大礼堂前,轻风绕膝,灯火阑珊。乡亲们团团坐、面对面,说事情、讲道理、谈政策、议心愿、提建议,解疑释惑,共谋发展,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情至深处,热爱文艺的村民争相表演戏曲、歌曲,抒发真情,表达心意。“乡村歌手”刘培宪即兴演唱歌曲《父老乡亲》,深情表达尊老爱老之情,令老人们泪水潸然。

“夜话”随即变成“演出”,掌声迭起,欢声笑语,再次把“夜话”气氛推上高潮。

苏门楼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单县较早合建的新农村,一度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文化大礼堂、文明实践站、“边角”公园、苏氏文化广场……传统文化和时代风尚在“古村新貌”变迁中交相辉映、沁人心田。

该村清理整合沿街边边角角的空闲地,建设了“边角公园”,并升级为单县农村第一个“红色文化公园”,长约400余米的“曲折道路”上,设置展板40余块,展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会议、转折事件及感人故事。

“我们在每个展板背后喷绘了插图,用卡通形式将红色故事栩栩如生地讲解出来。展板还嵌有二维码音视频功能,阅读不方便的群众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音乐、朗诵和介绍短片,重现波澜壮阔的长征历史,弘扬、传承长征精神、红色文化。”苏门楼村党支部书记王锁标说。

“我们是文明志愿者,也是文化使者,让我们的美丽言行,助力‘美丽庭院’‘文化庭院’创建!”近日,志愿者又集合了,大家身穿印有“美好家园·幸福生活”字样的围裙,带上扫帚和撮斗,巡回全村各家各户,检查评比庭院卫生环境,并沿途清理垃圾,协助行动不便者打扫卫生。

志愿者以“自家美”引导“家家美”,实现“大家美”。村民张舒雅的家,花草错落有致地摆放院子周边,洁净、美丽,文化浸润,烟火氤氲,充满生机。桌、橱、柜上,图书随手可及,儿子王文浩专心阅读。“我和爱人、孩子都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每晚都会一起阅读1个小时,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张舒雅说,文化素养即是文明素养,美丽家庭就是书香家庭。

苏门楼村分为两个片区,南区的妇女看到北区的志愿者每晚在文化广场上跳舞健身,很羡慕。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南区的广场舞队伍组织起来,同北区志愿者一样,村里为这两支“新队伍”配赠了崭新服装和音乐器材、活动标识,将其改编为文明实践和文艺宣传的“小分队”。

目前,该村文化志愿者已发展到100多人,其中不乏夫妻档、妯娌档、婆媳档、姐妹档,文明实践和文体活动红红火火。村干部及志愿者、新乡贤捐款捐物、出力酬劳,为老年人承办饺子宴、羊肉汤宴,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孝善文化。

犹如春风化雨,新思想、新文化、新风尚、新期待唤醒了这片古老、沉寂的土地,村舍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未来可期,幸福向往。

文/图 通讯员 刘厚珉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