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单县  > 正文

在田埂上书写履职答卷
——记市人大代表徐福祥

作者: 王燕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4-01 09:10

在单县张集镇秦庙村,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徐福祥。作为乡亲们口中的“领路人”、群众心中“办实事的好代表”,他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带领村民蹚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徐福祥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硬件设施落后,道路坑洼泥泞,夜晚一片漆黑。面对村民“啥时候能走上亮堂路”的期盼,他自掏腰包修路、安装路灯,照亮了乡间夜路。

村民祝世超家境困难,女儿面临辍学。徐福祥得知情况后,主动伸出援手,承担起女孩的学费和生活费,直至她大学毕业。“村干部就得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办!”徐福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掷地有声的承诺,诠释了基层干部的为民情怀。

当选市人大代表后,徐福祥深感责任在肩、使命重大。为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他把学习视为提升自我的关键,积极参与市、县、乡人大组织的各类培训,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人大工作业务知识,不断拓宽视野、提升素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懂政策、善履职的优秀人大代表,时刻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重誓言。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张集煤矿产生的大量煤矸石曾是让村里头疼的难题,不仅污染环境、占用土地,还难以处理。徐福祥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四处考察,学习煤矸石制砖技术,并建立了年产1.5亿块红砖的新型隧道窑。

创业初期,因技术问题,生产的砖块出现质量问题,公司面临巨额赔偿,压力如山。但徐福祥没有退缩,带着样品四处请教专家,最终查明是煤矸石氧化钙含量较高所致。他及时改进工艺,使公司逐渐走上正轨。如今,该公司每年消耗大量煤矸石,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还为12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月增收3000多元。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富。”徐福祥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流转土地220余亩种植有机蔬菜。今年,他计划再流转1000亩土地,进一步拓展产业版图,发展有机蔬菜种植、蔬菜加工产业,开发观光旅游、采摘园和民宿项目,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依托煤矿成立金属编织网加工厂,产品用于煤矿井下支护,村集体收益增加后,村民的水费、保洁费全由集体承担,切实减轻大家的生活负担。

作为市人大代表,徐福祥还积极投身调研活动,聚焦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乡村社区建设、农业农村项目发展等民生热点问题,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竭力建言献策,为群众发声,切实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

徐福祥始终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一如既往地奋斗着。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广泛认可,先后荣获优秀村干部、发家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秦庙村党支部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面对荣誉,徐福祥谦逊又清醒:“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继续努力,让村庄变得更好。”他深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今后将在履职过程中持续加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发展添砖加瓦。 

记者 王燕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