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5-03-21 10:17
□胡敬洪
幽幽的,若一簇白云,若一场春梦,单县仙人湖依古堤静卧,仰长天高歌,气定神凝,风情万种,典雅而现代。
仙人湖因吕洞宾的仙踪而得名,这是一个令我心动的名字,一个让我神往的去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能尽赏自然之神韵,文化之焕然。我沿堤漫步,登桥远眺,阅不尽她身上所凝聚的那种古老深奥的精神内涵,那些神奇而浪漫的故事在心头自由驰荡。
拂去历史的尘埃,这远古而博大的湖,恰如凝聚的时间,无始无终。她跃动的是岁月的鲜亮,生命的激情,时代的旋律,音质的清脆,金声玉振,渴骥奔泉,时刻闪耀着令人心醉神迷的光芒,既是天神的恩赐,自然的造化,更是单县人民的曼妙诗篇!
楹联扬眉
又是明媚的春天,我走进你的世界,默默无语,脚步轻轻……
春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最值得留恋的是春风裁柳,春色怡人。我的目光亲吻着仙人湖的涟漪,潋滟湖光微微一笑,陪伴着我漫步到时间的深处,每一步都是文化的奇观,都蕴含着文化特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全面建成现代化城乡,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和精神的支撑。
单县历来重视文化建设。2007年,为了打造环境优美的植物园,由县政协牵头,依仙人湖,环千年古堤,修建了全长6300米的环堤公园,包括千年古堤、生肖园、“夕阳红”和楹联长廊,供游人休憩赏玩。旖旎的风光中,奇花异卉揽风吟月,珍禽翠鸟引吭啼鸣,人游其间如履桃源洞天,忘却身处红尘闹市。
作为新生的文化群体,单县楹联学会于20世纪90年代脱颖而出,她行吟着世纪交替的劲风,以清风朗月般的诗性美,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单县荣获中国“楹联之乡”的美誉。
楹联学会积极参与环堤公园的建造,在堤口处分别立起古式牌坊,同时设置楹联墙、楹联廊、楹联石,取名“湖西联苑”,并组织楹联作家、书法家创作书写千余副楹联,遍布环堤公园约14华里的堤段上,集中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瑰宝。
“湖西联苑”是文化的觉醒。沐浴着春光走过堤口牌坊,可观山水之秀,可瞻人文之胜。赏花听鸟品秀色,满眼是楹联奇葩。
首先引人注目的是耸立于湖西路与古堤交会处的两座堤口牌坊,正反两面牌柱上分别镌刻楹联。堤口西牌坊是公园正门,“湖西联苑”四字的匾额力透纸背,热情旷达。正面中柱联是:“琴台雅韵传千古,夜月清光满一轮”。边柱联是:“吕井沉沙甘自重,寒泉浸月冷亦浓”。背面中柱联是:“仙桥碧漾镜湖月,流水绿分曲岸云”。边柱联是:“栖霞耸翠梁王苑,晚照映红孟氏园”。
这四联的抢眼处,独在联头嵌单州八景中的“琴台夜月”“吕井寒泉”“仙桥流水”和“栖霞晚照”,自然洒脱地穿越,煌煌楚骚汉赋扑面而来,寓仙趣于形象中的婉约词,激人静思遐想。
环堤公园里的“湖西联苑”陶性灵,发幽思。漫游欣赏,可领略阡陌之浩渺,可顿悟凌云九霄之高远!具有集自然风光、今古文脉,以及丹青的厚古骸博、诗韵的灵光于一体的气质和持续别开生面的创造力。如此超尘拔俗,如此多娇多韵,星月般柔美,金石般珍贵,贵在文笔,贵在思想,贵在境界,贵在卓识。
“湖西联苑”别出心裁、机杼一家的新创意,诠释了赓承传统、标新立异的文化精神,实现了适应时代的文化建设途径的立体化、多元化拓展,为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破冰开渠。
淅沥太阳雨
晓春的风清爽而温馨,把苍劲蓊郁的湖边树,晕染得青翠欲滴。
碧波醇冽映日月,金樽交错谱华章。我痛饮着仙人湖绵绵不断、纠结缠绕的情感,沉醉在飘逸的酒香中。不知不觉间,耳边响起曹孟德隽永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顿时,我仿佛被一簇祥云托举着,乘风远去,去参加单县诗坛上的翘楚们举办的“太阳雨诗社笔会”。
那是20世纪末一个蝉鸣盈窗的中午,在南临仙人湖的那座小楼上,我与太阳雨诗社的发起人欢聚一堂。佳肴美酒,谈笑风生,我不仅对才华横溢的诗人朋友们心怀崇敬,更对单县文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1990年,新世纪的曙光即将来临,一方热土的基因在血管里骚动,以于世敏为首的几个热衷在诗坛打拼的年轻诗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时间煮酒论抱负,在单县城关镇张花园张鹤楼成立单县太阳雨诗社。
历史记住了12月1日这一天。
尼采说:“充分体现生命意义的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强者。”创建太阳雨诗社的年轻诗人都是这样的强者,他们有出手不凡的精品诗作在读者眼中闪烁。“给生命一个微笑吧!”撼人心灵的最强音,以风的挚念求索,以松的伟岸姿态,微笑着,亦庄严着,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迷人的风景。
太阳雨诗社经单县民政局及新闻出版局批准,正式注册为民间文学团体,会员迅速增至200余人。诗社聘请著名诗人艾青、文怀沙为总顾问,自费编印诗刊、诗报,特邀诗坛名家李瑛、张志民、丁可出任编委,先后举办诗歌创作研讨等学术活动50余次,有千余名诗歌爱好者参加。太阳雨诗社一时间名声大振。1992年4月10日,太阳雨诗社社长于世敏代表太阳雨诗社赴北京新诗讲习所参加中国民间新诗经验交流会,拜见了诗人艾青。更让人赞赏的是,太阳雨诗社在首届全国民间重点诗社、诗刊诗报负责人经验交流会上,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团。
我在与太阳雨诗社的多次交往中,总是禁不住向太阳雨诗社高擎的一面旗帜致敬,旗面上醒目地书写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永飘自由民主大旗,领异标新;继承传统,弘扬国魂,挺立艺术门派前沿,百折不挠!”
旌旗引航程,万里吟辉煌。丰富的生活阅历,唯专的知识修养,娴熟的写作技巧和充沛的运筹精力,太阳雨诗社成为单县文学事业的风向标。17年后的2007年10月15日,社长于非鱼(于世敏)在“51人空间”开通网络太阳雨。2016年6月6日,单县作协副主席刘兰勇创建太阳雨文学公众号,本着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理念,先后推发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词、评论等19492篇(首),拥有粉丝20000多名,作者遍及山东、安徽、河南、上海、江苏、陕西、福建等省市,其中有耄耋之年的老作家,亦有舞象之岁的文学少年。
漫步于太阳雨文学群,我不由得“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我看到一尊尊雕像,开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田沃土,固守着中华文明的广阔天地。
晨星还在陪着明月尽职尽责,雄鸡也才发出报晓声,面对各地发来的稿件,主编和编辑们秉烛筛选,确保黎明前发稿;2020年,太阳雨文学平台组织“共抗疫情”征文活动,征集稿件100多篇,分三期推出,同时联合县朗诵协会、摄影家协会组织“声援武汉,共发善声”线上朗诵会和“抗击疫情文学作品选”网上推送活动;手中飘扬的五星红旗竞相致意,青春的脚步蓬蓬勃勃,太阳雨文学积极组织作者采风,创作各类文学作品。
一篇篇云锦天章,一次次令人难忘的活动,是太阳雨文学不断改革创新的杰作,也是文化自信对文化创新的有力支撑,更是文化人勇攀高峰的不懈追求。
敬礼,面向太阳雨,面向仙人湖。我怎么能不豪情满怀。仙人湖水驭着风,驭着月,驭着太阳雨的树影花影,白鹤戏波恋红颜,湖畔文脉动地诗!
仙人湖放歌
因为神秘的仙性,仙人湖天地氤氲,阴阳交泰,风有风音,云有云韵,雨有雨姿,景有景彩。她朴素,她逶迤,她慷慨的艺术之美,生生不息。
这天,我来到湖西公园。这里是湖西烈士陵园所在地,昔日来此,仰望着高耸入云的纪念塔,那颗闪闪的红星令我景仰。如今陵园兼公园,不仅有了壮怀激烈的肃穆氛围,亦有了游览休闲的娴静气息。壮士之忠骨,换取人民之安宁,景观创意深邃,好一个红色教育基地。
忽然,一曲悠扬的《我爱你,中国》的女声大合唱在我耳边激荡!
单县这片古老而英雄的热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也就有了民间声乐、红色歌曲孕育和传唱的自然条件、人文积淀和革命基因,使得人们用歌曲表达心声成为社会风气。
赓续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舒展吉音气象,书写复兴华章,成为单县老年大学艺术团的自觉行动。
2014年,仙人湖还是那么静谧而神奇,一个喜讯在神秘和喧嚣中频传:单县老年大学合唱团开启了神圣之旅。
合唱团的组成人员年过六旬,更有喜寿老人,他们历经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峥嵘岁月,人人热爱祖国热爱党,个个多才多艺,追求美好生活。丰富的内心世界,炽热的艺术爱好和充沛的放歌精力,造就了他们既在娱乐中安度晚年,又为社会进步奉献余热。因而,他们的歌咏活动充满时代性、大众化,让传统文化贴近人民,融入生活。
县老年大学合唱团在默默奉献中很快发展成为具有5个分团、1个乐队、3个舞蹈队、多达200余人的综合性文艺团队。这个团队,高扬“服务”精神,以促进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为宗旨,深入城乡、学校、敬老院、武警、消防队,组织政治性、公益性、自娱自乐性演出。他们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时刻争创一流。起初没有场地,没有资金,没有固定师资,他们自力更生,各显其能,众人筹柴燃薪火;他们始终不忘艺术的精彩来自高质量、严要求,于是深藏若虚,四处请老师上课,做到各个环节精益求精;他们一身骨气,坚韧不拔,不论酷暑盛夏还是数九严寒,坚持每天学习训练,按时义务演出。在这些“老同志身上,所折射出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崭新精神风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追求,以及广泛凝聚的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在每一场演出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2021年,县委、县政府主办了一场高规格的“‘百年征程·红色湖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要求县老年大学合唱团与专业歌舞团同台演出。这时的合唱团早已发展成单县老年大学艺术团,任务光荣而艰巨。他们深感责任重大,立志做傲霜红梅,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那是多姿多彩的一场演出,那是激人奋进的一场演出。深远的意义,更炫的技艺,更潮的创意,更酷的效果,对年迈而又非专业人员的艺术团来说,都是严峻考验。艺术团不负众望,舞蹈队以优美的舞姿,自述我党创业之初艰难悲壮的岁月,倾情展现党的风雨历程,曼妙如莲花般的舞步表达颂党恩,跟党走的衷心情怀;80人的合唱团,阵容恢宏,魅力独特,苍劲而雄浑的音诗,或高亢,或激越、或醇厚、或低徊,倾洒着优美旋律、华彩乐章。
观众们的内心怎能不澎湃!他们从轻灵的旋舞中,从激情的高歌中,感受到情感的积淀,岁月的脚步,看到了老有所为的希冀,夕阳的从容,也听到了由富到强的时代最强音。
2023年,艺术团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为主线,组织了一场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专场演出。这次文艺形式的党史教育教材,博大而瑰意;板块设置为“红船起航”“星火燎原”“万里长征”“延安烽火”“走向复兴”五个乐章,辉煌岁月,波澜壮阔。红歌红舞红语言,承载革命记忆,高歌时代精神,传扬人民心声。
在2025年单县春晚的舞台上,单县老年大学艺术团又以《夕阳红》《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的歌曲组合惊艳全场,并且引起省电视台的关注,对艺术团进行专访。
一场场壮怀激烈的演出,单县老年大学艺术团的激情是高涨的,艺术造诣是高雅的,思想境界是卓尔不群的。与其说这个群体是老年人的安身处,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化表达,不如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新活力。
也许,悬车之年的老年大学艺术团的演职人员们,在演出之际无不惊叹,惊叹自己演出的成功。也许若干年之后,他们耳边时常响起观众席上雷鸣般的掌声,会骄傲自己也有精彩的人生。
惊叹吧,惊叹那血汗铸就的大奖!骄傲吧,骄傲那满堂喝彩的瞬间!
想到此处,再欣赏仙人湖,我深知,她是我心底的一泓清澈温柔、不疾不徐的圣水,顿生恋情。世间情为何物?生也相从,死也相从。
月上柳梢头,我迟迟不肯离去。我懂得了什么是心灵之美,生命之美,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