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东明县  > 正文

薪火相传两百载,乡村唢呐登上央视大舞台——
唢呐声声奏响黄河岸边“幸福曲”

作者: 仝志华 张啸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12-12 10:07

日常练习

日前,在东明县沙窝镇杨桥村文化广场,伴随着嘹亮清脆的唢呐声,“邢家班”演奏的《百鸟朝凤》响彻村庄。唢呐、笙、梆子、镲等乐器交相呼应,时而悠扬、时而高亢,围观村民忍不住拍手叫好。

在农村,唢呐深受大家喜爱。杨桥村有一个传承近200年的“响器班”——“邢家班”,在黄河两岸的山东省、河南省多个乡镇都小有名气。“邢家班”第五代和第六代传承人多次受邀参加全国大型演出和比赛,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节目、在第二届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中表演……

“邢家班”第五代传人邢建鲁介绍,“邢家班”在清道光年间由邢中山创建,第三代传人邢保修演奏的闷笛曲目及其自制的“东明闷笛”,被收编到《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

“从我老爷爷那一辈开始,‘邢家班’就有了些名气……”邢建鲁回忆说,早年间创办的“邢家班”,和绝大多数“响器班”一样,是名副其实的“草台班子”,没有太多文字记载,其历史都是口口相传。哪个班子吸引的人多,说明谁家的水平高,“邢家班”的口碑就是这样一点点积攒起来,到了邢建鲁的父亲邢保修这一代,“邢家班”不仅在东明县赫赫有名,就连黄河对岸的河南省部分县都知道“邢家班”的名号,经常有河南省的群众渡河来邀请前去表演。

传承至今,以邢建鲁、邢亚威为代表的第五代、第六代传人已经挑起了“邢家班”的大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包括唢呐演奏在内的传统艺术受到不小的冲击,甚至陷入被冷落的尴尬境地,不少农村唢呐匠不得不放弃这个营生。

邢建鲁、邢亚威等人并没有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而是接过了老一辈的乐器。他们专门到民族声乐学校进修,学习专业的声乐知识。同时,改变了以往端坐桌前演奏的表演形式,根据曲目进行编排,将一些动作融入演奏之中,以适应舞台表演。

经过多年潜心钻研,邢建鲁、邢亚威等人不仅继承了先辈的绝技,掌握了唢呐演奏的传统技法和许多优秀的唢呐剧目,还独创了自己特有的唢呐风格。经过他们的编排,“邢家班”的演奏不仅能让人听得过瘾,还能让人看得有滋有味。

邢建鲁说,自己就生在黄河岸边,多年前就想谱写一首关于黄河的曲子,将新时代的文化生活融入唢呐表演,奏响黄河岸边“幸福曲”。 

文/图 记者 仝志华 张啸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