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富刚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05-13 11:40
我市新一轮“突破菏泽”推进大会提出,聚焦“全域统筹、县域振兴”,鼓励支持各县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差异化发展。单县正是按照这一思路,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实施了产业发展“一年起势、三年见成效、五年实现千亿突破”战略。在新一轮“突破菏泽”中,就单县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记者采访了单县县委书记耿振华。
记者:单县为“五年实现千亿突破”战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在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高水平推进招商引资上取得哪些成效?
耿振华:去年以来,我们深入调研,综合分析,明确了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和一批提升改造产业。到2026年,五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750亿元,力争达到800亿元,重点产业总产值达到“千亿级”水平,税收达到50亿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坚持大招商,大投资,大建设,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同比增长30%。全县纳税百强企业纳税25.67亿元,占全县收入的83.56%,同比提高10.2%,营业收入过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家,产生了“龙头带动、产业聚集、百花齐放”的裂变效应,实现了“有中生新”“有中生优”。
我们更新固有思想观念,将“双招双引”作为一把手工程,更加强调“亩均效益”,更加突出“发光发热”,将每年4月、8月作为“招商月”,各产业专项领导小组组建招商小分队,每月至少组织两次以上外出招商。突出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理念,瞄准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着力招引科技含量高、亩均效益好、财税贡献大等“既好吃又好看”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发挥异地商会、流动党组织、返乡创业服务站“两边熟”的优势,去年以来,新落地项目77个、总投资106.3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40个,过10亿元项目4个。
记者: 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实现“五年千亿突破”,单县在梯次培育一批本土骨干企业上实现了哪些新变化?
耿振华:我们坚持把培育本土优秀企业作为稳财源、促发展的主引擎,市场主体总量每年增长12%以上,规上企业每年新增20家以上,到2026年底,10亿级企业达到10家以上,50亿级企业达到4家以上,100亿级企业达到2家以上,工业税收占财税比重提高至60%以上,财源建设成效明显,可用财力大幅提升。支持尚舜化工、湖西王集团、朱氏药业、江华机械等龙头企业持续膨胀,建立产业生态,吸引上下游产业链,培育更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和“单项冠军”。引导博达、多米石墨烯、海迪科等高成长性企业快速发展,立足企业需求,创新上新、做大做强,培养一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至15家,实现2-3家企业上市。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新增进出口过亿元企业10家,年均实际吸收外资稳定在3000万美元以上,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高度重视企业培育,确定种子企业,制定出台激励政策,一企一策落实培育措施,去年以来,新增“四上”企业169家,增幅位居全市第1位。纳入省重大项目6个,是历年之最,数量全市第1。全年重点推进产业项目55个,完成投资额再创新高,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要实现新一轮“突破菏泽”,实现单县既定目标,单县在干部作风转变和营商环境优化方面下了哪些功夫?
耿振华:我们树立了“务实、担当、创新、高效”作风标准,明确了“重品德、重才干、重担当、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通过“一线赛马”提拔干部3批95人,在财源建设、招商引资等领域评选“干事创业先锋”12人,全县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设立“湖西报告厅” ,县直部门负责人轮流上讲台,掀起“头脑风暴”。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坚定、人心思上,释放了“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强大动力。
我们全力推进“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并审批、一口出证 “六个一”服务模式,积极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弘扬企业家精神,努力为企业家营造宽松、安全、舒心的发展环境。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指挥长负责制,建立可操作、可量化的营商环境评价奖惩激励机制,评价结果与绩效奖金、评先树优、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挂钩,以评促改、以评促转,倒逼营商环境改善。
记者 王富刚 通讯员 傅子栋 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