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省内新闻  > 正文

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山东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作者: 来源: 齐鲁网 发表时间: 2021-11-29 09:42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8日讯今天下午,山东省委在济南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精神,解读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周连华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之大者”。山东作为黄河入海口省份,如何发挥黄河流域重要龙头作用,在推进黄河战略方面力争上游?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周连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全会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定》,紧扣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作出全面部署,是山东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行动指南和纲领性文件。“我们将坚定坚决贯彻省委《决定》,扛牢责任、狠抓落实,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周连华说,山东将立足山东作为黄河入海口省份的独特优势,强化功能定位,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一是全力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增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二是全力打造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带,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聚焦“根治水患、防治干旱”,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确保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三是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构筑沿黄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带,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四是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开放门户作用,搭建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和沿黄达海互联互通大通道,加快构建面向日韩、连接“一带一路”的陆海统筹开放格局。五是全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健全完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奋力实现‘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推动黄河战略重大任务落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周连华表示,一是聚焦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实施黄河防洪减灾工程,推进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重点河道防洪治理,构建安全可靠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二是聚焦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严格执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论证实施胶东输水干线、小清河与京杭运河连通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现代水网。三是聚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高质量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实施黄河入海口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东平湖、大汶河等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四是聚焦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塑优“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布局。五是聚焦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壮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集中力量培育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等新动力源,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山东半岛城市群。

“突出落地落实,细化抓手、强力推进,为做强龙头、力争上游提供坚实支撑保障。”周连华还表示,强化规划方案引领,完善出台“十四五”黄河战略《实施方案》、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细化重大任务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确保落地达效;强化重大政策撬动,制定完善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生态补偿、国土空间保护等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强化法规制度保障,制定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全面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治理水平;强化合作事项落地,创新黄河流域省际合作机制,聚焦鲁豫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陇电入鲁等7大领域、102个合作事项,逐项对接、深度合作,确保取得实效;强化重大项目支撑,紧扣生态保护修复、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完善黄河战略实施重大项目库,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压茬实施、动态接续,以项目建设牵引黄河战略走深走实,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记者 李侠 廖亮 陈洋 张伟 逯兴举 李娇阳 刘依 济南报道


责任编辑:
李立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